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稻曲病在岳西县被农民形象地称为"灰泡"。20世纪80年代以前本县虽有发生,但危害程度较轻是一种次要病害。但近20年来,稻曲病发生有逐年加重的趋势,目前已成为本县尤其是山区水稻上常发性的重要病害之一。2015年岳西县稻曲病发生之严重,为历史所罕见。全县发生面积10.9万亩,占水稻种植面积的60.6%。其中轻病田占26.7%,中度发生田块占21.7%,严重发生田块占12.2%。病穗率平均达到11.25%,轻的也有4.63%,个别重发田块病穗率高达66.2%。造成稻谷损失1320t。同时,该病不仅直接影响水稻产量,而且因病菌严重污染稻谷,严重影响了稻米品质。据报道,稻曲病菌孢子对人、畜健康影响极大,摄入后将产生组织病变(1)。稻曲病发生原因分析1、气候因素对稻曲病发生的影响。自八十年代至今,稻曲病常年都有发生,然而同一品种不同年度间发病程度差异明显。而且不同年度间稻曲病的发生面积不同,轻、中、重病田比例也有很大差异。2013—2017年间,2015年发生最重,2014年次之,2016—2017年相对较轻。稻曲病发生情况这种年度间差异,很大程度上与发病期间气候条件直接相关。已经证明,稻曲病的初次侵染时期为水稻孕穗末期至破口期,此期内历年气象资料显示,发病重的2015年降雨量大湿度高,光照不足。2015年7月下旬至8月中旬降雨量为338.7mm,比历年同期降雨量170.2mm偏多近一倍,累计日照时数203.5小时,比历年同期237.7小时少34.2小时。大气平均相对湿度为78%,比历年同期高2—3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气候异常,夏季前期低温多雨,后期湿热,加上收台风"苏迪罗"外围影响,尤其是病菌侵染的关键时期7月下旬至8月上旬(水稻孕穗末期即小花分化期),平均气温为26.6℃,与往年同期相比高1—2℃。据研究报道:稻曲病厚垣孢子及菌丝生长最适宜温度为26—28℃(2)。由此可见,2015年的气候条件为稻曲病菌的生长发育以及侵染发病创造了极为有利的外部环境条件,对稻曲病的严重发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说,水稻孕穗末期至抽穗扬花期气候异常多雨、寡日照,为病害大发生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条件。2、种植感病品种是稻曲病严重发生的内在因素。众所周知,水稻不同品种稻曲病抗病性存在显著性差异(3)。2015年天优华占严重发病,而金优117、皖稻149等发病相对较轻。所以,尽管2015年有利的气候条件为稻曲病的大发生提供了良好的外界环境条件,但是导致该病大面积严重发生的决定性因素在于水稻品种本身的抗性。3、栽培管理措施的影响作用。研究证明,施肥与稻曲病发生密切相关。增施氮、磷肥会加重病情(4)。各地生产调查结果充分证明,偏施迟施氮肥,为病菌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营养源,诱发病情加重。4、药剂防治技术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防治效果。一是用药时期掌握不准。研究证明,防治稻曲病的用药适期应严格掌握在水稻破口前7—10天(5),大部分农户掌握不准,药剂防治时间普遍偏迟7—10天,这是导致防治效果不高的主要原因。二是用药次数偏少。药剂防治稻曲病要用药两次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但是多数农户只防治一次,这也是导致防治效果不佳的又一因素。三是用药剂量不足,在防治时期内常逢雨季,用药后遇雨现象十分普遍,降雨冲刷了叶片表面的药剂有效成分而相对降低了用药剂量,从而影响防效。四是药剂选择不对路稻曲病防治对策的探讨生产上的主要目的和任务就是找到有效的防病措施。从系统分析的角度看,稻曲病发生与否、病情轻重决定于以下几个因素,即气候条件(降雨、光照等)、寄主(品种抗病性)、病原菌(菌源数量和致病力等)和人为因素(栽培措施和防治水平)。其中,气候因素非人为能控制,稻曲病菌的主要繁殖体之一(菌核)分布光,数量大,抗逆性强,致病力强(6).所以制定稻曲病防治对策应主要从寄主和人为因素这两个方面着手。1、充分利用抗病品种是一条控制稻曲病严重发生的根本途径。要在抗病、高产、优质中找到结合点,稻曲病重发区要把抗病性作为主要指标来选择水稻品种。2、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施肥,防止偏施、迟施氮肥。针对不同品种类型,制定切实可行的出量化指标实行模式化管理措施。3、药剂防治,效果显著,是最佳技术措施。但要严格遵循用药技术要求,在用药时期、次数、剂量和喷雾技术等方面应严格按技术要求实施。总之,对于稻曲病的防治策略,应根据本县历年来水稻孕穗末期到抽穗扬花期的降雨量和日照等气候情况在积极筛选、培育抗病、丰产、优质良种的基础上重点抓住栽培管理之关键技术,突出协调施肥与高产和防病的关系,切实做好对重病田和感病品种的药剂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