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我独特性问题一直是近年来自我研究的热点。它强调的是与自我相关的信息和自我知识的加工过程与其他信息的加工,或在行为上或在神经机制上存在着差异。随着对自我相关信息如自我面孔、自我姓名的研究的不断深入,已有研究对自我姓名、网名作为实验材料验证了自我信息加工的优势和独特性,但与个人自身相关的信息通常具有高情绪性和高熟悉性等特性,多大程度上分离熟悉性对实验效应的影响,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而对于分离熟悉性效应,以往研究多对实验材料、实验任务进行有效控制,采用新的实验范式更能较好的解决该问题。已有研究者采用自我连接学习范式,让被试图形-标签连接完成后,以复合图形(局部小图形组成整体大图形)作为实验刺激,被试完成整体/局部图形判断任务,测量个人重要信息对知觉选择的调控作用。结果发现,与他人相关图形相比,自我相关图形作为分心物调控整体优先效应,这种效应一致地发生在整体和局部水平上,并且不受注意任务的影响。这些结果提示社会信息对认知的调控作用发生在视觉选择水平上。本研究则采用自我连接学习范式来探讨对自我相关信息(如姓名)在听觉通道的加工是否具有独特性,或采取双加工通道模型(视觉、听觉)通过实验材料的改变,即用不同的图形或符号与自我或他人相匹配作为视觉刺激;而以不同的声音来作为听觉刺激与自我或他人进行相关匹配,来考察较好控制实验材料熟悉性问题的情形下,对已有研究结论是否可以形成新的证据和佐证,并对听觉通道的自我相关信息加工机制进行可验证性分析。结果发现听觉通道被试反应的准确率无明显差异,而对匹配刺激的反应时差异显著,与自我匹配反应更快。双通道之间听觉刺激匹配反应时较视觉更短,可能与转换通道消耗的资源和机制不同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