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理理论是指推测他人的目的、意图、想法及情绪状态的能力。作为社会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理论的缺损通常带来社会适应困难。已有的研究结果显示,精神分裂症、抑郁症以及双相障碍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理论缺损。然而,对于三类疾病患者心理理论缺损的相似性及独特性的阐述尚不清晰。本研究采用计算机"Yoni"任务对年龄、性别以及智商均匹配的35名精神分裂症患者、35名抑郁症患者、35名双相障碍患者以及35名健康对照志愿者的心理理论能力进行了测量。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组别(精神分裂症组、抑郁症组、双相障碍组、正常对照组)(F=5.83, p=0.001,?~2=0.114)、水平(一阶心理理论、二阶心理理论)(F=76.56, p <0.001,?~2=0.360)、条件(认知成分、情感成分、物理条件)(F=5.31, p <0.05,?~2=0.038)的主效应以及组别x水平(F=2.68, p <0.05,?~2=0.056)、水平x条件(F=6.20, p <0.05,?~2=0.044)交互作用均显著。事后检验发现,三组患者在"Yoni"任务上的成绩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精神分裂症患者相对于双相障碍来说成绩更差(p=0.042)。以物理条件作为协变量,四组在一阶认知(F=2.33, p=0.077,?~2=0.049)以及一阶情感心理理论(F=2.08, p> 0.1,?~2=0.044)上的对比均未见显著差异。在二阶心理理论上,认知(F=11.83, p <0.001,?~2=0.207)以及情感心理理论(F=9.51, p <0.001,?~2=0.173)条件下的组别主效应均显著。事后对比发现,三组患者二阶认知心理理论均显著差于健康对照组,但三组患者间的差异不显著。在二阶情感心理理论上,精神分裂症及抑郁症组的成绩均显著差于健康对照组,而双相障碍组与健康对照组的差异临近显著(p=0.057),三组患者间的差异不显著。本研究揭示了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及双相障碍患者心理理论的缺损,尤其体现在二阶心理理论能力上。未来有关精神疾病患者心理理论的研究应该更多朝向于大样本、跨诊断的研究,从而有利于心理理论缺损机制的阐释以及有效干预措施的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