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科技创新能力评价

来源 :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xiangren19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经济的发展已经步入新常态,科技创新成为了经济增长的内核动力.本文对2014年全国30个省区市(不包含西藏)的科技创新相关数据进行了因子分析58,通过计算30个省的科技创新水平的因子得分,将青海省的科技创新水平与其他省份进行横向比较.经过实证分析发现青海省的科技创新水平远远低于中部和东部一些省份,这与经济发展水平不谋而合.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探索性提出青海省在科技创新方面应采取何种措施促进青海省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其他文献
"互联网+"战略为各个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企业应当抓住机遇、明确方向积极进行创新发展.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作为企业创新系统的两大重要组成,它们之间的相互协调与配合将影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本文从耦合关系为切入点,研究了在"互联网+"背景下企业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协作关系,探讨了包含动因、要素及开放式螺旋模式的耦合机制.同时,以小米公司为典型案例,具体分析中国科技企业在"互联网+"背景下实现
随着技术动态性加强,企业的技术创新模式选择,对提升企业新产品开发能力,以及维持竞争优势愈发重要.基于知识视角和过程观,本文研究了完全模仿创新、消化吸收再创新与自主创新三类技术创新模式对新产品开发能力的作用机制以及共同愿景的情景调节作用.基于105家中国汽车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研究发现:消化吸收再创新、自主创新对新产品开发能力均有显著正向影响;共同愿景增强自主创新对新产品开发能力的促进作用,削弱消化
创新项目已经成为实现创新驱动和发展国家战略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系统动力学思想,对创新项目组织中成员绩效和团队产出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交互作用关系进行分析,并基于知识管理的桥梁建立了系统动力学模型,揭示创新项目团队绩效和关系随时间变化的动态特征.仿真结果发现:(1)团队产出和成员绩效之间存在着正反馈回路;(2)领导类型和团队异质性对系统的影响主要集中在项目中后期,而知识子系统对这种变化的影响起到了缓冲的
创新网络知识转移是推动企业创新行为和提升创新绩效的重要力量.本文构建了以双元创新(探索式创新、利用式创新)为中介变量的知识转移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的概念模型,并基于526份中国企业样本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创新网络知识转移对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创新网络知识转移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3)探索式创新、利用式创新对企业创新绩效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在互联网时代,创新源日趋虚拟化、分散化和大众化,如何识别有价值的创新源成为创新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以星巴克mystarbucksidea创新社区为例,从创新源自身特征去探讨影响其价值的因素,以期为企业在开放式创新社区中快速高效地寻找有价值的创新源提供理论基础与方法依据.本文共收集了星巴克mystarbucksidea创新社区的120,293个创意,并通过建立二值逻辑回归模型,对其中明确了实施状
提升现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驱力越来越依赖于个人的创新行为,以往研究较少关注个体心理层面的影响因素和动态影响效果,忽视了作为创新主体的心理体验过程与内在动机.本文通过对西安高新技术开发区软件园15家中小科技型企业448份样本数据的实证研究,分析心理授权在激励偏好的调节作用下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基于AMO心理体验理论,将心理授权中的工作自主性、自我效能感合并为心理能力维度,工作意义、工作影响维度
文章采用因子分析法,运用SPSS软件,围绕高新区产业集群自主创新的投入——产出情况,从创新投入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和创新贡献能力三个方面,构建高新区产业集群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西安高新区产业集群自主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基于西安高新区产业集群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本文从技术创新系统的角度出发,认为提升西安高新区产业集群创新能力需要高新区内的集群企业、中介机构、管委会和集群代理机构以及两个平台(
利用2008-2011年高技术创新型企业数据,本文实证检验了不同类型的研发联盟投入与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并基于权变理论,考察了企业的吸收能力和政府制度环境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对突破性创新而言,不同类型的研发联盟投入大都对其有正向影响;对渐进性创新而言,企业之间的研发联盟投入和产学研研发联盟投入对其有负向影响,企业的吸收能力可以削弱这种负向的影响,政府制度环境对企业与政府的研发联盟投入和技术创新绩
以知识产权为重要内容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新时期的重大战略.基于对广义创新内涵的理解和投入产出的思想,文章剖析了知识产权对创新驱动发展的支撑激励作用,并从知识产权投入、转化、产出三个环节入手,构建了一个由3个一级指标和24个二级指标构成的中国区域以知识产权为重要内容的创新驱动经济发展评价模型.
通过对国内外软件产业竞争力研究的梳理及对西安软件园现状的分析归纳,提出基于西安软件园核心竞争力的二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登记软件产品数量、软件业务收入等12个预选指标的提取,得到了技术效益、规模状况、支持强度三个主因子.之后进行实证分析,依据2013年相关统计数据,将西安软件园与选取的国内其他8家城市软件园作对比、剖析,通过对三个主因子方面和一个综合的竞争力得分进行评价.最后,依据各项得分评价,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