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利用温敏型三嵌段聚合物(PEO-b-PNIPAM-b-PS)壳交联胶束中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行为(FRET)构建了灵敏的比率型铅离子检测材料。其中荧光能量转移的給体NBD 和潜在受体(铅离子荧光探针RhBPy)分别处于胶束的疏水内核(PS)以及交联的亲水壳(PNIPAM)上。当检测环境中不存在铅离子时,铅离子荧光探针RhBPy 处于淬灭状态,壳交联胶束中没有能量转移现象发生,只显示給体的绿色荧光发射
【出 处】
:
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温敏型三嵌段聚合物(PEO-b-PNIPAM-b-PS)壳交联胶束中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行为(FRET)构建了灵敏的比率型铅离子检测材料。其中荧光能量转移的給体NBD 和潜在受体(铅离子荧光探针RhBPy)分别处于胶束的疏水内核(PS)以及交联的亲水壳(PNIPAM)上。当检测环境中不存在铅离子时,铅离子荧光探针RhBPy 处于淬灭状态,壳交联胶束中没有能量转移现象发生,只显示給体的绿色荧光发射;在识别了铅离子之后,聚合物壳层中潜在的荧光受体被激活,給体的荧光发射能有效的诱导受体分子发出红色荧光,同时自身的荧光强度衰减。
其他文献
微塑料分布于全球海域,在海水、地表水、河口、海滩、沉积物和海洋生物体内均有检出[1-3].由于微塑料可吸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并可被鸟类、鱼类、底栖动物等海洋生物摄入,微塑料导致的海洋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国际生态与环境科学研究热点和前沿.
水体微塑料污染日趋严重[1],水中微塑料的存在对给水处理和污水处理具有潜在威胁[2].目前,微塑料在水处理过程中的物化特性变化尚未明确,亟需进行相应的研究.
环境中微塑料污染不仅直接危害生态系统健康,同时还可作为化学污染物的载体,通过富集、转运、扩散和生物吸收造成食物链污染与生态风险[1].根据国家海洋局的调查显示,聚苯乙烯发泡塑料(EPS)污染在我国海洋及海岸带环境中均非常普遍,特别是养殖活动对EPS 污染的贡献较大.
随着塑料工业的发展,废弃塑料被不断排放到水环境中,并随着水流分散富集各个水域.由于磨损、物理撞击、光降解作用等,这些塑料被分解为颗粒更小的微塑料(Microplastic)甚至纳米塑料(Nanoplastic).
随着大量的塑料进入海洋生态系统,研究者发现在洋流作用下,太平洋及大西洋已存在塑料漩涡,俗称"大垃圾带".在本研究中,我们采集了从太平洋垃圾带(Great Pacific Garbage patch,GPGP)表层水体中的塑料.根据粒径划分为0.5-1.5,1.5-5,5-15,15-50,50-100,100-500,>500 mm 的7 个组别,根据塑料类型划分为硬质片状塑料、渔网和绳子,以及塑
微塑料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环境中的新型污染物,其粒径微小,可达微米甚至纳米级别,能被生物摄入体内;另外其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极有可能吸附环境中已经存在的污染物,从而影响它们的环境行为1.但目前为止,大多数的研究关注于微米级别塑料的毒性,对纳米级别的塑料研究较少,另一方面关于微塑料和污染物共同存在下的情况研究也相对较少.
由于塑料的大量使用而造成的污染已成为世界性的环境问题,一些公开的数据表明全球目前每年使用塑料接近3 亿吨[1].由于相当部分的塑料使用后被直接丢弃,环境中的塑料或其残体可通过风力、河流、洋流等外力进行远距离迁移[2],并长期在物理、化学、生物作用下会分解成非常微小的塑料碎片或颗粒[3].
鉴于纳米尺度的微塑料在环境中潜在广泛分布,纳米微塑料颗粒对于环境生物的潜在影响日益受到高度关注.模式动物秀丽线虫是近些年来在生态毒理学上广泛应用的在体动物模型.利用秀丽线虫研究体系,本研究试图分析纳米聚苯乙烯颗粒延长暴露后可能导致的动物跨世代毒效应,并进而分析其可能的细胞学机制.
微塑料污染已是一个全球性关注的环境和生态问题.全球2010 年共制造2.75 亿顿塑料垃圾,其中大部分排入江河湖泊.水体中的塑料垃圾会逐渐被分解成碎片,存留在水体和水底沉积物中.这些毫米级到微米级别的塑料碎片被称之为微塑料(microplastics).
随着医学、电子技术及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医学影像为临床诊断提供了多种模态的医学成像,如MRI(磁共振成像)、CT(计算机X 线断层扫描)、PE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FI(荧光成像)等。单模态成像往往不能提供足够信息。例如,MRI 虽然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但成像速度慢,易产生伪影;而荧光成像检测速度快、不易产生伪影,但成像深度较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