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随着医疗的不断发展,医方和患方对疾病诊断的准确性要求越来越高。放射技术对病情的诊断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现代医学影像学的延伸一介入治疗,在很多医院开展。这样使得碘对比剂在放射科的应用越来越频繁。本文将探讨碘对比剂不良反应的类型、发生率、发病机制、危险因素、临床表现、治疗和预防措施作一概述。
【出 处】
:
中华放射学学术大会2016、中华医学会第23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暨中华医学会第24次全国影像技术学术大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随着医疗的不断发展,医方和患方对疾病诊断的准确性要求越来越高。放射技术对病情的诊断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现代医学影像学的延伸一介入治疗,在很多医院开展。这样使得碘对比剂在放射科的应用越来越频繁。本文将探讨碘对比剂不良反应的类型、发生率、发病机制、危险因素、临床表现、治疗和预防措施作一概述。
其他文献
目的 回顾性分析72例颅内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MRI资料及病理免疫组化结果,讨论其临床资料、MRI特点与免疫组化分型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病理诊断为颅内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并具有完整免疫组化结果及术前MRI资料齐全的患者共72例,根据该肿瘤分子水平的Hans分型,将患者分为生发中心型及非生发中心型两组。
目的:践行转型创新发展指导思想,对DR胸片机器人研发可行性进行探讨研究,为进一步研发提供理念和基础,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患者辐射剂量。方法:1、一般资料,体检DR胸片受检者100名,其中男50名,年龄17~78岁,女50名,年龄22~81岁,为防止可能的重复检查发生,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目的 应用呼吸门控下MR多期增强检查技术分析甲状腺结节性病变增强特点,探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性病变的增强模式。方法 按照前瞻性设计,对临床拟诊甲状腺结节性病变32例患者(男5例,女27例),行术前呼吸门控监测下MRI多期增强检查,分别于注入造影剂后30秒、60秒、120秒、180秒、240秒、300秒扫描,评价结节形态、边界以及增强后结节形态、结节边缘、结节强化均匀度、强化模式以及强化程度。
目的 通过测量分析超短TE序列所示下腰椎终板矢状位的形态特征,探讨其在人工椎间盘假体设计中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经MR证实腰椎间盘退变分级在Ⅲ级及以上的患者28例为研究对象,年龄18~75岁。先对其腰椎行常规MR T2WI矢状位和轴位扫描,再行矢状位超短TE双回波序列扫描,将UTE所得两组图像进行后处理。
目的:探讨纵隔胸腺脂肪瘤(thymopoma)的影像学特征与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纵隔胸腺脂肪瘤的CT表现特点,并作文献复习.2例患者均行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结果:CT显示:1)范围:2例肿瘤均位于前纵隔,边缘光整呈分叶状,并向胸腔突入,压迫周围肺组织并推移心脏大血管.
目的:探讨放射科护理安全管理方法:回顾分析本院放射科存在潜在安全风险因素及安全管理问题,提出护理管理措施.结果:1.管理因素 放射科护理安全管理不规范直接影响护理安全.目前国内多数医院放射科不设护士长,缺乏直接领导责任人,护理监督管理不到位,形成管理“盲区”.
目的:探讨膝关节运动性骨挫伤的MRI征象和临床意义,提高对本病的早期诊断及动态观察治疗前、后的MRI异常信号改变.方法:采集我院2012年6月-2015年12月对有运动损伤病史的首选X线平片、CT检查阴性,MRI检查为骨挫伤的8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普通X线正侧位或/和16排螺旋CT检查(横断位扫描,矢状位、冠状位2D重建),MRI检查采用PHILIPS 1.5T超导磁共振机,采用
目的:结合自动管电流调制,探讨附加的侧位定位像对胸部CT扫描辐射暴露和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在体模中,分别采用正位定位像和正侧位定位像采集两个胸部成像序列,并进行比较。随机纳入420例患者,其中204例采用正位定位像,216丽采用正侧位定位像进行扫描。
目的 探讨双源HRCT在内听道检查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提高对内听道结构的清晰显示.方法 对20例内听道疾患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个10人,一组行双源HRCT超薄层0.4MM扫描,对照组行普通64排CT薄层扫描.对两组的扫描图像分别进行冠状位矢状位和轴位重建,观察内听道内结构形态.采用评分法对比两组患者内听道图像质量,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Purpose The goal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1 and T2 relaxivities of eight Gd-base contrast agents(GBCAs)diluted in human whole blood as functions of temperature at 3 Tes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