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能够直面经验、介入实践、前瞻未来的美学--关于当前及未来美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策略的思考之一

来源 :中华美学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eprd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主张并努力从事的,就是要建构能够直面经验、介入实践、前瞻未来的美学。所谓“直面经验”,就是不回避现实审美活动中我们真实感受到的复杂的感性体验,对它们进行合乎逻辑、概念清晰的分析、归纳。整理和说明。美学学科领域中,古今中外的概念、范畴之繁多、复杂、抽象程度高、玄学色彩浓厚是引人注目的。编撰、辨析、梳理这些概念、范畴,确实是一种很有,必要、很有价值的工作。但我们不能忘了这一整理工作的最终目的,要不断地尝试从中提炼出科学严密的理论系统,去处理千变万化、貌似无序的现实审美经验,使之见出运动规律。而理论体系之“网”是否科学、周延,最终也还是要由审美经验之“鱼”是否能被更多地罗致其中,甚至“一网打尽”来检验的。当今中国人的复杂纷纭、流动变幻的审美经验世界,可以说既是各种美学概念、范畴系统的施展天地,又是它们的严峻考场。所谓“介入实践”,就是不但要说明审美经验和现象,而且要介入现实生活中美的创造活动。美学固然从历史上带来了浓重的哲学色彩,但这既不是它的全部,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现实中美的创造活动当然是多方面的,总的来说是物质世界的建设和精神世界的建设。其中美育和艺术应该是两个极为重要的领域。这两个领域在当代中国,甚至世界,都是问题复杂、繁多的。美学介入这些领域,是其自身存在的价值所系,而不能看成是实用主义。所谓“前瞻未来”,就是要求美学对于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具有一定的预见性。应该说,以人性的研究为基础的美学,其实是掌握着人类社会发展的核心价值取向的。所以,要求它对人类情感世界、精神世界、物质世界的发展,具有前瞻、甚至预见的功能,不是越位之举、非分之求。相反,它正是美学不能推辞的使命。当然,不论是当代中国主流美学,还是西方现代美学,距离上述使命的担当,都还有一定差距。但这也正是我们的机会。我认为,美学的科学化方向,能够使我们逼近这一目标。笔者已经进行了这方面的一些尝试,并欣喜地看到,靠近这一研究路径的学者也越来越多。作为实践美学以后的新一轮探索,笔者相信自己所选择的这一条美学研究路径是正确的和有“生命力”的,并认为它有可能帮助美学研究从长期徘徊不前的困境突围,帮助我们逼进美学奥秘的核心,使它呈现出规律性。而这样,就可能为美学走出玄学迷雾、走出书斋,能动地走进艺术、走向生活、甚至介入历史进程,开拓出道路。
其他文献
荀卿生当战国末期,秦代立法、两汉传经多赖荀子。但自唐末两宋以来,道学兴起,绌苟而扬孟,荀子被判为“不醇”,辟为儒家“道统”之外,地位遂渐趋低落。近代以来,随着先秦诸子学研究的兴起,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章太炎等对苟子或贬或尊,莫衷一是。近年来,学界荀子研究渐热,正重新论断其在中国儒家发展历史中的地位,似多于荀子抱同情态度:而马一浮和钱穆作为现代中国的两大通儒,虽然在论及荀子时的角度各不相同,却不
本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分析荀子“非十二子”中对子思与孟子的批评,探讨其理据何在。第二部分从哲学思考立场整合于思与孟子的内在主义与荀子的外在主义,提出一个较为完整的儒家人性发展概念,为古典儒学的发展做出一个总结。第三部分为古典儒学整体的发展做出一个本体性的诠释。第一部分:苟子批评子思与孟子,认为子思倡导五行之说,孟子和之,认为该说是无类、无说、无解。但何谓五行之说?庞朴从对马王堆帛书内的“五行篇”
稷下之风流是先于魏晋风流而出现的风流。如果说,魏晋风流主要是生活方面放浪形骸的风流,那么稷下之风流则是政治方面潇洒倜傥的风流。稷下之风流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政治上的民主,学术上的自由。“稷下之风流”不是新杜撰出来的时髦词儿,而是在汉代就有人提出过的。《史记·叔孙通列传》说叔孙通作为“汉家儒宗”,“汉王拜叔孙通为博士,号稷嗣君”。《集解》徐广口:“盖言其德业足以继踪齐稷下之风流也。”
荀子融“法”入“礼”,“礼”“法”并重,提出了兼具先验信仰性和实践理性的礼治主义思想。其与孙老韩以客观理性为特质的功利主义、孔孟具有历史理想的道德主义、墨子从平民意愿出发的实用主义和商李以集权强国为目的的法治主义一起,构成了先秦五种政治思想流派。荀子的历史位格和思想价值即在于此。其缺陷是礼治作为外律手段本身缺乏外律保障,君王的“集权”在历史实践中异变为“专制”,从而礼治主义也异变为封建专制主义。
从两汉到隋唐五代将近一千两百年中,儒学不管是不是主流,基本上是荀学的路线。宋明两代,荀学遭到强烈的贬抑,竟然逐渐退到了儒学的边缘。进入清代,尽管宋明理学的强势不再,荀学有了一些复兴的迹象,但负面的评断仍然时时加在它身上。到了当代,虽然中国大陆、西方漠学界基於新的或不一样的文化生态,比较能正面看待荀学,但台湾儒学界仍然多半延续着尊孟抑荀的心态。本文将指出,即使就着当前台湾政治、社舍、文化的生悲,仍然
傅山是明末清初一位很重要的思想家,而且他的成就是多方面,并且生命的遭遇也是十分奇特,所以,很受当时学者及近代学人的推崇。由於晚近一、二十年来,他的着作不断被发现,而且编印全集成书。从(圣人为恶篇)到傅山评点的诸书,使得他的思想更为人留心。此次参加山东大学儒学研究中心举办的荀子学术讨论会,本想以清代的荀学为题,後来,发现题目太大,加上重读傅山着作,发现目前学术界已流行一种值得商榷的看法,即认为傅山的
“审美对象就是辉煌地呈现的感性”,也就是说,“感性”是审美对象的存在形态。在“艺术作品一审美对象一审美知觉”这一具有现象学意向性的理论框架里理解“感性”,会使“感性”的含义更具整体性和深入性。在艺术作品与审美对象的关联中,“物质材料”(未被审美地感知时的艺术作品)与“物质手段”(材料的材料)有别,原始感性与审美感性有别。审美感性不是审美对象依存性的属性,而是具有独立自主性的对象本身。在审美对象与审
文章从美学核心术语流变、古希腊-罗马时期的美学理论与艺术批评相对脱节、中世纪美学研究匮乏、新康德主义的哲学与美学研究未受重视以及历史意识与艺术感觉的失衡现象五方面,就美学研究中可能出现的缺漏进行了综述。
新中国六十年美学研究的历程,乃以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及人类视界理论来解构美学。世界自然物质本体和人类实践本体的美学思辩关系,亦即真与善的关系作为一条主线始终贯穿其中。物质本体(真)与实践本体(善)关系及智慧本体(真)与道德本体(善)关系的审美互动,从而引出百家争鸣的美学繁荣、多姿多彩的喜人局面。
文章从儒家学说的“述礼乐分立”思想、西方国家推崇的“美善和谐统一”等方面,论述了“美善合一是儒家美学或中国美学的特点”是个假命题和理论盲点,而非中国美学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