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巩县石窟位于寺湾村(今河南巩义市)北邙山下,背依大历山,西临洛水,南控轩辕关,东有虎牢天险,环境较为闭塞但文化积淀较厚。石窟中共有造像题记及其他铭刻186篇,经初步考证,其中北朝造像题记66篇,17篇已佚,目前遗存有北魏1篇,东魏12篇,西魏3篇,北齐31篇,北周2篇,共49篇。现存北朝题记按发愿人身份可分为僧尼、俗众(民间人士、地方官吏)和无法判定身份者三类,其中僧尼题记最多,有25篇,占该石窟北朝造像题记38%,其他两类分别为18篇和6篇,占该石窟北朝造像题记27%和9%。这些石窟题记,其创作过程的实践性和发愿目的功利性体现出其强烈的实用性,但却又不同于其他实用性记铭。从形式上来看,篇幅短小,记述简炼,层次清晰,行文格式基本固定,多为造像时间→发愿人→造像题材→发愿对象→发愿目的,一般三到五句,语句适中,较为工整,语调平缓,文辞顺畅,用语质朴,多固定使用某个或某几个佛学术语。从情感上看,往往目的明确,直抒胸臆,真挚强烈,内指性、私密性、真实性、意图性比一般文学作品更强,然而不同个体情感差异性并不大,文辞与情感杜绝过度粉饰,以期向佛主展示自己虔诚的内心,呈现出不拘一格性。从思想上看,受宗教思想浸染,比较单一纯粹,多寄予宗教情怀,与记铭主要为了记功颂德以流传百世的大功利性不同,题记多立足现实呈现出某种私立性或者超功利性,其思想往往能达到较高的境界。该类题记,作为佛教文化的特殊文体,与变文、宝卷用以解经、弘经的目的不同,更多的是在修行者在经意指导下对自我思想、行为的记录。而且其既是北朝宗教文化的反映也是北朝大众文化的反映,反映出不同阶层人群的共同社会心理和审美理想,即他们都祈求能有佛主,可以保佑自己与家人甚至世界劳苦大众,消除业障、往生极乐,这是一种现实发愿人的私我心理与超我心理的自然衔接和真实共存。与几乎同时期的龙门石窟可以说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