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假设和目标:CKIP-1 siRNA可促进骨形成而逆转老年绝经后的骨丢失。为了检验研究假设,我们以老年绝经后骨质疏松大鼠为实验动物模型,通过测定骨形态计量学参数、骨量和骨结构等来评价骨靶向递送系统((DSS)6-liposame)递送的CKIP-1 siRNA对老年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56只六月龄雌性SD大鼠分别进行卵巢切除(OVX)和假手术(SHAM)a,手术后9个月,分别处死8只SHAM大鼠和12只OVX大鼠,分析确定骨质疏松症模型是否建立成功。剩余OYX大鼠分别尾静脉注射给予(DSS)6-liposome递送的CKIP-1 siRNA (OVX + siRNA组,N=12)或(DSS)6-liposome(OVX + vehicle组,N=12),每两周经尾静脉注射一次,经6周治疗后处死取材。剩余SHAM大鼠同时给予vehicle(SHAM + vehcile组,N=12) ,6周后处死取材。在开始治疗之前及治疗期间,每2周(0,2,4和6周)对左侧胫骨近端进行CT动态活体追踪检测。在处死前10天和3天,以二甲酚橙(30mg/kg)和绿色钙黄绿素(IOmg/kg的)标记,6周后处死对左侧股骨进行相关组织形态计量学分析。结果:动态活体CT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组的CT参数在给药后随时间推移有不同的变化规律。与0周相比,经6周治疗骨密度(BMD),相对骨体积分数(BV/TV)和骨小梁厚度(Tb.Th)在siRNA组显著增加。此外,在治疗6周后,iRNA组骨密度,相对骨体积和骨小梁厚度显示较高于OVX组。特别是,在治疗6周后。iRNA组骨小梁厚度达到SHAM组水平。然而,siRNA组与OVX组相比,骨小梁空隙,连接密度和结构模型指数(SMI)在所有的检测时间点均没有显著性差异。0周与其它检测时间点之间的对比分析较显示,siRNA组的新生骨显著高于OVX组或SHAM组。组织形态学分析结果表明在治疗6周后,无论是股骨远端或中段以及骨膜周长 ,矿化沉积率(MAR)、骨形成速率(BFR)和组的骨形成表面在OVX组和。iRNA组均显著高于OVX组,而OVX组和siRNA组的骨吸收表面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CKIP-1基因小核酸干扰治疗在老年绝经后骨质疏松中能够显著促进骨形成并不会加剧骨吸收,该药物具有显著逆转骨丢失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