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水准井具有保持进水量与减缓水井井壁堵塞优势,可设置单一水准井为取水廊道,亦可与宽口井搭配而成辐射井取水工。本研究以MODFLOW地下水流软体仿真水准井取水情形,并以Joshi(1988)及吕劲(1993)之解析公式进行验证,以增加数值模式之可靠度。利用数值模式进行现场仿真讨论现地泄降状况,并由模式水平衡分析推估水准井流入量与来源,应用於林边溪上游地区之案例类比。由研究成果显示,本研究仿真林边溪上游
【出 处】
:
第十二届海峡两岸水利科技交流研讨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准井具有保持进水量与减缓水井井壁堵塞优势,可设置单一水准井为取水廊道,亦可与宽口井搭配而成辐射井取水工。本研究以MODFLOW地下水流软体仿真水准井取水情形,并以Joshi(1988)及吕劲(1993)之解析公式进行验证,以增加数值模式之可靠度。利用数值模式进行现场仿真讨论现地泄降状况,并由模式水平衡分析推估水准井流入量与来源,应用於林边溪上游地区之案例类比。
由研究成果显示,本研究仿真林边溪上游枯水期集水廊道取水情况,藉由类比增加设置集水廊道深度10m与20m,可增加之出水量分别提高32,889cmd与35,926cmd,即为增加47[%]与51[%]出水量,而河川入渗增加量分别为31,840emd与34,834cmd,可得知增加之出水量主要来源为河川入渗增加量,显示集水廊道增加深度取得河流水之效能良好,且泄降影响范围并不显着,对於邻近居民生活并不会造成影响,因此可於枯水期持续提供更足量之洁净水源。
其他文献
乾旱的影响因素众多,指标体系复杂,旱情等级评价具有一定难度。采用单因素评价旱情只能反应某个气象或者水文要素的作用强度,不能全面的反应乾旱程度;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可以综合考虑多种乾旱指标,宏观评价辽宁省整体乾旱情况,但又不能具体反映某个因素的作用强度。本文以辽宁省2000年旱情为例,将单因素评判和多因素模糊综合评判相结合,取长补短相互印证,以期能够科学合理的评价辽宁旱情,为科学防旱抗旱提供依据。
保定市属资源性缺乏地区,特别是南水北调受水区,水资源严重匮乏,但社会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要求却与日俱增。由於长期过量开采地下水,形成了大面积的地下水超采区,超采区地下水位持续下降,使当地水资源的战略储备和应急供水能力受到严重影响,部分地区出现含水层疏干,地面沉降等环境地质问题。为此,通过一些压采措施解决保定市南水北调受水区地下水超采问题,是当前水资源管理的迫切任务。
台湾从1994年起便积极进行推动节约用水,藉由建立省水标章制度,推动省水器材换装与普及化,办理民生及工业用水节水技术的服务与辅导,推广雨水及生活杂排水利用等工作,至今已有超过十年的历史,目前节约用水工作已展现显着成效:省水标张产品计有「洗衣机、一段式省水马桶、两段式省水马桶、两段式冲水器、一般水龙头、感应式水龙头、自闭式水龙头、莲蓬头、省水器材配件及小便斗冲水器」等十项,历年累计核发1,022万枚
大汉溪水源主要供应石门、桃园农田水利会之农业用水及桃园、板新地区之公共给水,现有水源设施包含石门水库、鸢山堰及三峡堰,其中石门水库位处於关键枢纽位置。石门水库近年来遭受台风暴雨带来之高浓度洪水影响,造成水库大量淤积、取水困难。为配合石门水库未来短期、长期排砂或清淤相开工程之需要,有必要将石门水库泄空,而其取水改由川流操作之供水能力为每日110万立方公尺,尚不足以满足公共给水每日148万立方公尺之用
黄河的断流,到底是什麽原因造成的?专家们曾给出过明确的答案。然而经过10余年黄河水情形势的变化,有没有更深层的原因?现在回顾对断流的认识过程,应该会得到一些新的启发:引起断流的因素众多且复杂多变,如人类因素、气候因素、管理因素和工程因素等,我们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由人类活动是引起断流的根本原因、到直接原因,再到主要原因,综合因素共同作用的变化过程。只有建立起权威、高效的全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实现
兰阳溪为台湾东北部宜兰县境内最大河川,发源於南湖大山北麓(标高3,536公尺),本流东北流至破布乌始入平地,至兰阳桥附近形成干流,再东北流至东港注入太平洋,流域面积978平方公里,干流长度73公里。流域下游为兰阳平原,因地势低洼,加上年雨量高连2,656公厘及因砂土性质的排水性差,导致洪水宣泄不良而泛滥成灾。近年来相关单位元虽以工程治理作为防洪手段,但受到工程措施仍有其设计风险存在,并无法完全消除
由於气候变迁可能造成水文量及水文环境之改变,造成现有的水利防洪设施无法应付未来的需求,因此本研究中分析气候变迁对水文量及水文环境造成之影响,并分析此变化对都会区水利防洪系统造成之冲击程度,作为判断水利防洪设施是否足以应付未来变化之依据。研究中讨论联合国「跨政府气候变迁委员会」(IPCC)提出气候变迁可能发生之A2、B2情境,以大气环流模式(GCM)仿真台湾周边区域短期(2010-2039)、中期(
台湾地区因特殊地形、地质与水文条件易於诱发山坡地坍塌,於台风豪雨侵袭期间,往往造成山崩与土石流之坡地灾害。本研究目的乃藉由边坡稳定分析理论结合降雨迳流模式,预测於豪雨时期间可能引发坡地灾害之分布范围。研究中采用台北县大粗坑集水区为试验区域,并采用水文模式配合时雨量资料,以模拟集水区地下水位之变化;而後将所得集水区地下水位之变化配合无限边坡稳定分析,藉以预测集水区中不稳定之格点。研究结果显示,200
我国水土流失区主要生态灾害有洪涝灾害、耕地减少、土地退化、水资源短缺及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等。其主要对策是充分发挥生态修复的作用,加快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作,依法防治水土流失,建立科学合理的水土流失生态补偿法律体系。建立了3个层次3个安全共计15个指标的水土流失区生态安全评价体系。在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建立必要的水土流失区生态安全预警和防护体系。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迁导致极端降雨事件,台湾沿海地区因人为活动造成地层下陷,种种的水土环境变迁将冲击水资源供需平衡,因此提出稳定且永续之供水管理系统实为当务之急。本研究以缺乏地面蓄水设施之彰化地区为研究范围,其民生与工业供水大都来自地下水,不足水量则由外县市水源支持,因此需充分利用水源以稳定供水。本研究因应彰化地区之水土环境变迁,以供水系统永续管理为目标.提出地面地下水管理调配方法,以提升水资源调配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