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作为学科,舞蹈美学本质上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它以美学的视角观照、考察舞蹈艺术中美的本质、美感的特征、舞蹈创作与欣赏的审美活动,以及舞蹈与现实生活的审美关系,其研究对象
【出 处】
:
2017年全国普通高校舞蹈专业教学研讨会与“一带一路”下“园丁杯”全国舞蹈教师教学展示与研讨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学科,舞蹈美学本质上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它以美学的视角观照、考察舞蹈艺术中美的本质、美感的特征、舞蹈创作与欣赏的审美活动,以及舞蹈与现实生活的审美关系,其研究对象是蕴藏在舞蹈表层现象之下的深层的舞蹈美及其基本规律.而作为高校舞蹈类专业的一门理论课程,"舞蹈美学"的设课目的,是帮助学生在这种崭新的哲学、美学视角中,更加理性、深入地发现舞蹈的美,理解舞蹈的美,解析舞蹈的美,领悟舞蹈的美,最终作为一名专业的学生更好地把握舞蹈的美.
其他文献
罗丹的代表作《地狱之门》被当时评论界形容为几乎汇合整个19世纪雕塑的各种技法和布局,如同一个巨大而诱人的旋涡。这种富于迷幻色彩,竭尽个人风格的全景式叙事所产生的巨大影
奥古斯特·罗丹(Auguste Rodin,1840-1917),法国雕塑艺术家.他被认为是19世纪和20世纪初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雕塑艺术家.罗丹在欧洲雕塑史上的地位,正如诗人但丁在欧洲文学史上
威廉·塔克先生是一位非常伟大的雕塑家,简述了他的雕塑艺术创作理念,分析了他的艺术创作力以及情感表达方式。
间色作为中国色彩系统架构中的基本要素之一,在某些具体的场景、有限条件下它的身份是可以被转换的.大量间色的存在,由于其色彩等级的低下而不受禁断,因此成为了中国传统日常
自罗丹以来,艺术家与材料之间达成了一种新的交流与沟通—人深人材料之中,找到的不仅是物质自身的属性,更找到了他们自己。这种沟通具有某种本质性的属性,不只是艺术,更是一种哲学
探讨了人像和其意义,作为一个客体或物体,人像在西方雕塑史上的中心地位和中心意义,以及雕塑作品中如何表现人体.当把它当作一个个体来看,它其实也需要进一步对其进行理解,这样
探讨了雕塑艺术的触觉,罗丹的触觉是靠“抚摸”,马蒂斯的触觉是靠“抓握”,而贾科梅蒂的触觉则是“触碰”。
极简主义雕塑处于时间的框架之内,其自身的存在需要观众的意义予以激发,这种艺术的意义已然超出了现代主义的范畴,因为现代主义是一种“无历史的形式主义”,强调内在意义的形式主
文化自觉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它作为一种与文化实践相伴随的文化现象,是文化发展的思想基础和前提.随着认识的发展,文化自觉的程度也会随着对自然、社会认
高校舞蹈专业担负着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具创新意识的综合性舞蹈专业人才的重要责任,其培养目标侧重于接收广泛的知识信息、提升灵活的应用能力.研究表明,高校舞蹈专业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