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旨在以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为指标,从有意识层面和无意识层面共同探究大学生情绪调节态度及其特点。根据个体对情绪调节持有的态度不同,可以分为情绪表达和情绪控制两种倾向。前者倾向于认为情绪应该得到自然的表达,而后者则更偏向于认为情绪应该得到控制。以388名在校大学生为被试,年龄为18至21周岁,其中男性184人,女性204人。研究采用情绪调节态度问卷、Berkeley情绪表达问卷(BEQ)测量被试的情绪调节外显态度及情绪表达状态,采用情绪调节内隐联想测验(ER-IAT)确定被试的情绪调节内隐态度倾向及其程度。结果发现,在情绪调节内隐态度上,大学生总体倾向偏向于情绪表达(M=0.25,SD=0.53)。不同情绪调节内隐态度的被试在倾向程度的分布上具有显著差异(χ2=19.88,p<0.001),在每种情绪调节内隐态度的倾向程度上,情绪表达内隐态度的个体分布均多于情绪控制内隐态度,但在两者的差异总体呈现出逐渐减小的趋势。大学生情绪调节内隐态度有显著性别差异(t(386)=-3.49,p<0.05)。较男性大学生而言,女性大学生情绪调节内隐态度倾向程度更明显。在情绪调节外显态度上,女生在情绪态度问卷的表达维度上比男生得分更高,在控制维度上得分更低(F(1,373)=10.74,p=0.001;F(1,373)=8.54,p<0.05)。各个年龄的被试在情绪态度问卷上的得分差异不大,未体现出显著年龄差异。女性大学生在情绪表达问卷的积极表达维度和冲动强度维度的得分都显著高于男性大学生(F(1,373)=12.28,p=0.001;F(1,373)=16.46,p<0.001)。情绪调节态度问卷得分与ER-IAT得分显著相关(r=0.22,p<0.01)。表明大学生情绪调节外显态度和情绪调节内隐态度倾向一致,总体均表现为情绪表达。其中,较之于男性大学生,女性大学生无论在情绪调节外显态度还是情绪调节内隐态度上总体均更倾向于情绪表达,其表达程度总体上也更强,在积极情绪表达和行为倾向性方面表现尤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