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通过对近20年来的文献进行梳理,总结与NSC分化、迁移机制的相关基因及其表达.方法:通过检索1997年-2015年期间CNKI、维普等数据库文献,进行文献对照、分析研究.结果:神经干细胞的分化、迁移过程,与原癌基因和HOX、PAX、LIM、POU、DLX、NKX等同源盒基因的激活或失活有关,碱性螺旋-转角-螺旋蛋白(bHLH)、转录调控因子,N-coR转录抑制因子、Insc、N-coR、骨形
【机 构】
: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针灸科,杭州310005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近20年来的文献进行梳理,总结与NSC分化、迁移机制的相关基因及其表达.方法:通过检索1997年-2015年期间CNKI、维普等数据库文献,进行文献对照、分析研究.结果:神经干细胞的分化、迁移过程,与原癌基因和HOX、PAX、LIM、POU、DLX、NKX等同源盒基因的激活或失活有关,碱性螺旋-转角-螺旋蛋白(bHLH)、转录调控因子,N-coR转录抑制因子、Insc、N-coR、骨形态发生蛋白(BMP)参与神经干细胞的迁移与分化.结论:干细胞的分化是基因差异表达的结果,不同部位NSC分化、迁移与特定基因调控有密切关系,具体的作用机制还不甚清楚.
其他文献
睡行症俗称"梦游"是一种睡眠障碍,是指睡眠中突然爬起来进行活动,而后又睡下,醒后对睡眠期间的活动一无所知.目前心理科主要运用厌恶疗法及精神宣泄法治疗.笔者自2009年以来运用针灸疗法治疗睡行症患者15例,定期随访,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黄褐斑,为一种较常见的颜面部局限性淡褐色或褐色色素改变的皮肤病,在中医古代文献中称之为"黧黑斑"、"面尘"、"黑皯".其主要特征为颜面部对称性分布的淡褐色或深褐色斑片,不高出皮肤、抚之不碍手,并且无疼痛、痒感等自觉症状,主要分布于两颧部、额头等颜面部,中青年妇女常见.本病主要损害了患者外在颜面形象,同时也多伴有内分泌紊乱的状况存在.采取针刺疗法,分析了对穴选择的策略,对其疗效进行评价.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合并耳穴贴压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穴位埋线合并耳穴贴压治疗,治疗两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26例顽固性呃逆患者经过半个到一个疗程治疗后22例痊愈,4例好转,0例无效.结论:穴位埋线合并耳穴贴压治疗顽固性呃逆有较好的疗效.
目的:观察粗针神道穴平刺联合电针治疗创伤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3-2014年收治入院的7例创伤性面瘫患者在脑外科常规治疗上予以粗针神道穴和电针治疗,通过观察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简称HB分级)、改良Portmann临床简易评分法(RPA)计算积分和面神经电图两侧面神经CMAP最大波幅比(眼支和口支),进行治疗前后的比较.结果:治疗后7例患者HB分级和面部症状积分(
目的:观察大鼠血浆血管加压素、内耳膜迷路积水程度与内耳血管纹水通道蛋白7(AQP7)的表达,探讨艾灸疗法治疗梅尼埃病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腹腔注射血管加压素(AVP)共7天建立大鼠膜迷路积水模型,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艾灸组以及托伐普坦组,各组相应处理10d后,观察每组大鼠血浆AVP浓度、膜迷路积水程度及血管纹AQP7的表达.结果:(1)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的积水程度、血浆AVP的浓度及AQP7的表
目的:观察粗针神道穴平刺对周围性面瘫大鼠面神经基因表达谱的影响.方法:将2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面瘫模型组和粗针平刺治疗组,粗针神道穴平刺治疗2周后,进行大鼠行为学评价后.剪取大鼠造模侧面神经1cm并抽取RNA,利用Affymetrix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进行检测.选取感兴趣基因进行定量PCR鉴定后,利用韦恩图和注释、可视化和整合发现数据库(DAVID)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难治性面神经炎是因患者体质、病变位置或治疗不当等原因导致面神经炎长时间迁延不愈的一种疾病,其中免疫因素为发病机制之一,通过对近年来中西医对于本病的治疗及免疫调节临床及实验研究,归纳治疗难治性面神经炎方法及在免疫调节方面的治疗机制.
针灸治疗乳腺增生历史悠久.本文分别从针刺疗法、针药结合、穴位埋线、中药外敷及耳穴贴压、灸法、刺络拔罐、推拿、其他疗法等方面,对针灸治疗乳腺增生的各种方法进行梳理和归纳,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今后应进一步深入挖掘针灸及其他疗法在治疗本病的作用,使各种疗法之间形成互补和促进,以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随着大气污染的日渐严重,我国哮喘的发病率正成逐年增高的趋势,对于哮喘防治是目前临床面临的重大难题.电针平喘效果显著,本文特从调节气道炎症反应、自主神经、气道重塑及β肾上腺素能受体-腺苷酸环化酶系统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哮喘的发病机理研究以及电针平喘的分子调控机理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