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骨髓基质干细胞治疗交叉韧带损伤对损伤愈合的影响。方法:纳入30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进行实验研究,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0只。其中10只用来进行骨髓基质干细胞分离与培养,其余20只分别设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均制备交叉韧带损伤模型,对照组均行生理盐水注射治疗,实验组实施骨髓基质干细胞关节内移植注射治疗。术后1周与术后4周,分别获得两组标本实施组织学分析,检测两组术后1周的TGF-β与VEGF表达水平、术后1周与术后4周的梭形成纤维细胞组织学评分、极端负荷试验生物力学结果等数据,并进行统计比较。结果和结论:术后1周分别对两组TGF-β与VEGF表达水平进行逆转录PCR检测,可得实验组的上述指标表达水平分别为(1.67±0.11)和(1.79±0.3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64±0.02)和(0.89±0.25),均P<0.05。术后1周与术后四周分别对两组实施梭形成纤维细胞组织学评分,可得实验组的评分分别为(1.65±0.23)分、(2.31±0.13)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21±0.12)分、(1.52±0.21)分,均P<0.05。术后1周、4周分别对两组组织标本进行HE染色与观察,可得实验组成纤维细胞生长情况良好,细胞大量生长分化,空白对照组成纤维细胞生长分化情况则相对较差。术后1周与术后4周,分别对两组实施极端负荷试验生物力学实验,检测两组平均纵向极端负荷情况并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实验组术后1周、术后2周的平均纵向极端负荷水平分别为(23.15±0.23)N、(38.12±0.41)N,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8.15±0.15)N、(25.11±0.12)N,均P<0.05。即提示,对交叉韧带损伤动物实施骨髓基质干细胞局部注射治疗效果显著,骨髓基质干细胞可分化为成纤维细胞,并产生一定的细胞因子,进而有效促进损伤的愈合,获得理想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