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江民族音乐学的本土化

来源 :北京舞蹈学院建校60周年暨中国艺术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ang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族音乐学本土化是中国民族音乐学学科建设的终极目标,也是参与国际学术对话的一种积极回应。笔者认为,要实现民族音乐学在中国的本土化,首先应明确民族音乐学的"音乐学"学科定位,进而在研究对象的问题上坚持"音乐过程"和"音乐产品"的综合观。同时在民族音乐学和中国传统音乐理论学科关系问题上,应坚持"整合观",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实现中国民族音乐学的终极目标——建设本土化的民族音乐学。
其他文献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着数千年的历史。这些多彩绚烂的文化都成为了一个民族成长的见证和历史的缩影,成为了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更是成为了一个
本文以历史文献记载、考古研究、岩画研究、游客史记以及众多学者学术研究为基础概述了蒙古人从古至今对"鼓"乐器的使用及传承.
本文通过例举赤峰市音乐、戏剧和舞蹈艺术创作借鉴传统民间艺术的实例,来说明艺术创作植根于传统沃土的重要意义.
尼泊尔是一个南亚内陆山国,独特的自然景观和灿烂的世界文化遗产,使尼泊尔成为人们想去寻找和发现的国家.本文从尼泊尔印象谈起,以尼泊尔人生活中的宗教艺术为线索,分析了尼
人类学不必急于对普世和特殊做价值判断,而是要在现实生活中发现意义,在人与人的临场交流中寻找答案。艺术生活是普世与特殊相统一的过程,由无数临场的艺术活动构成,具有自觉和他
"城市音乐田野"作为一种新的工作领域,它与乡村的"音乐田野"有哪些区别?差别仅在地域空间,还是多维复合空间?城市音乐"田野工作"的方法,以及民族志写作有什么特殊性?以"他者"
从人类学的视角对"以丑为美"的赣南采茶戏的审视,着重探析赣南采茶戏"以丑为美"的文化内涵与精神实质的形成,表现赣南人民的以悲化乐、以丑化美、团结奋斗的优秀品质.文章主
本土化观念是对文化全球化的一种反应,作为一种自觉的学术立场固然无可厚非,但是,如果认为中国艺术人类学本土化就是以"中国当代人的眼光"研究中国艺术与中国经验,这未免有点
20世纪以来,人们开始逐渐关注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这一话题。本文将主要对我国有关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理论研究、实践探讨作一梳理概括,难免挂一漏万。只求从中看出我国对多元文化
本文通过对目前国内进行艺术人类学研究的研究者的学科背景分析揭示了中国艺术人类学的产生是多学科自身发展的规律以及时代的必然.在这些研究者中,主要有文化人类学,美学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