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回流暴雪的数值模拟分析

来源 :2011年第二十八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tc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用WRFV3.2.1中尺度数值模式,利用1°×1°每日4次的NCEP-FNL全球分析场资料,并使用 OBSGRID融合了micaps常规观测资料,采用非静力、三重嵌套方案,对2009年11月9日~12日河北回流暴雪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利用模式输出的时空分辨率较高的资料,对此次冷流暴雪的特征及其产生的物理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1)回流暴雪过程中近地层以辐散和反气旋性涡度为主,暴雪区上空涡度中心和散度中心正负相间分布,表明暴雪过程中有中小尺度系统的活动,垂直方向上辐合中心与辐散中心,气旋性涡度和反气旋性涡度上下叠置的配置,使上升运动增强,对应中尺度对流云团的发展,使降雪强度加大。暴雪区上空正涡度、负散度和垂直速度的演变预示着降水强度的演变。(2)暴雪区近地层为干冷气团形成的冷垫,暖湿气流沿锋面上界自低层向高层输送,水汽和热量主要集中在700~400hPa 高度,暴雪的出现与高温高湿能量的输送密切相关;此次暴雪天气过程的水汽主要来自南方,北方为干冷空气;降雪强度随冷、暖空气的强度即锋区强弱而变;(3)太行山的地形作用引起气流的汇聚、绕流和爬坡,山脉的南北走向使东北南下的干冷空气的在其东麓的迎风坡堆积,随着地形高度的增加,冷空气的厚度增加,使暖湿气流的爬升高度增加,从而加强了垂直上升运动,使降水强度加大。
其他文献
  降雨能诱发大量滑坡发生,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大地威胁,但现阶段对滑坡的传统监测手段,可视性与智能性不足不能满足工程需要。本文将滑坡监测与三维GIS技术相结合,建立
会议
  利用国家卫星气象中心水平分辨率1°×1°的FY-2E卫星相当黑体亮温(TBB)网格资料和Ncep1*1再分析资料,分析了湖北省2010年梅雨期持续暴雨期间中尺度系统的演变和物理量场
会议
  冬季暴雪、冰冻是我国南方地区常见的灾害性天气。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冬季灾害性天气对城市生活、交通和工农业生产等造成的影响越来越大,尤其是在2008 年初中国南方
会议
  本文简单介绍了基于LAPS 系统和WRF 模式建立的快速循环分析预报系统(LAPS-RUC),并针对一次暴雨过程,设计几种试验方案,结合实况降水分布,对比分析了所建立的LAPS-RUC 系统对改
会议
  对于雷暴、冰雹等中小尺度强对流天气系统的数值预报和模拟,一个突出的问题是缺乏足够的观测资料为数值模式提供准确的初始场。常规探空资料难以满足模式所需初始场的中尺
会议
  本文采用LAPS中尺度局地分析模式大气,对2008年7月一次西南涡暴雨过程,作天气学降水运动的中尺度诊断计算与分析。诊断计算包括:可降水量、层结不稳定能量、对流可降水量、
会议
  本文主要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地面逐时降水资料、NCEP 再分析资料和卫星雷达资料,对2008 年7 月22 日发生在鄂西北襄樊的特大暴雨过程从对流层高层一直到地面的天气形势特
会议
化学危害医学应急救援系统杜先林1陈海平2王玄玉2孙晓红1《化学危害医学应急救援系统》、主要对化学毒物、易燃易爆物突然发生事故对人体造成危害时,利用计算机存储信息量大、运算
  综合利用卫星多通道产品、地面自动站和多普勒雷达资料、NCEP 再分析资料及常规探测资料,对2009 年8 月27 日河北中南部的冰雹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雹云是在华北东移
会议
  在对东北地区MCC 的研究中发现,多数MCC 的演变过程中一直是由一个对流云团作为其主体,类似于刚体一样从某处运动到另一处(本文称之为第一型MCC);但也有一些MCC 演变过程中在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