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龄雄性蓝颈鸵鸟的解剖学观察

来源 :2004年世界鸵鸟发展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dan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蓝颈鸵鸟是非洲鸵鸟的主要品种之一,而且是世界范围内的主要养殖鸵鸟品种之一,因其体型比黑颈鸵鸟大,肉及皮张产量高和生长速度快(9~10月龄即可达到屠宰要求)而受到养殖者的青睐。但在养殖上仍存在很多技术问题,其中育雏、饲养与疫病防治是当前制约鸵鸟养殖的主要问题。另外,指导鸵鸟口粮配制的饲养标准及饲料营养价值,多数是参考其它家禽(特别是火鸡)的资料而拟订。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有必要了解鸵鸟的解削特点。本文对一只15日龄雄性蓝颈鸵鸟进行了解剖观察及部分测量工作,旨在提供一些蓝颈雏鸵鸟的解剖学基础资料,希望能对鸵鸟的临床医学及管理有所帮助。
其他文献
青贮饲料的应用可解决全年草料平衡供应,降低生产成本;南方青贮材料来源是种植牧草,低价收购甜玉米秆等;制作优质的青贮饲料关键是避免窖内漏气和雨水渗入窖内。南方青贮饲料的制作需要建筑水泥窖,并需要有遮雨棚,建青贮窖的数量可根据市场的规模及每年的生产计划来定。鸵鸟爱吃青贮饲料,吃青贮饲料的鸟群营养状况良好。
几年来在鸵鸟饲养中,通过对鸵鸟的性行为与繁殖力的细致观察和科学统计分析,笔者发现鸵鸟的性行为与繁殖力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紧密相关的关系。分析二者的相关关系,对于具体生产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通过长期对该场整个鸵鸟种群的观察与分析,认为鸵鸟的性行为与繁殖力之间既有内在的同一性,又有各自的独立性。在正常的,没有其他因素干扰的生产条件下,二者呈正相关关系;但是,由于受到内在与为在的两方面不同因素的影响时,二
边疆产蛋鸵鸟在排孵周期内血浆17β-E2峰值(0.932+-0.049ng/ml)出现在产蛋前10-2h,若在此期间无峰值则表明鸵鸟即将停产;不产蛋鸵鸟血浆17β-E2基础值差异不显著;连续产蛋鸵鸟在热电厂孵周期内血浆P4峰值(8.82+-0.49ng/ml)出现在产蛋前10—2h,且峰值有较长的持续期,峰值出现到产蛋血浆P4水平是缓慢下降的;产蛋前血浆P4无峰值表明鸵鸟不再排孵产蛋;不产蛋鸵鸟血
鸟类血浆FSH,LH的测定,由于纯品来源困难研究较少。本试验用人(FSH,LH)-RIA系统来测定鸵鸟血浆FSH,LH含量表明,鸵鸟血浆FSH,LH分别与人FSH,LH抗体之间有一定的交叉反应。排除血浆等干扰因素后,测定结果能反应鸵鸟不同重量状态。在72 h内,连续产蛋鸵鸟血浆FSH在产蛋前14-10h内出现峰值(5.33±0.67mlU/ml),血浆LH在产蛋前10-2h内出现峰值(5.6 5士
非洲鸵鸟由野生到人工饲养繁殖这是很大的进步。天然孵化的鸵鸟种蛋孵化率仅30%,实施人工孵化,按入孵蛋种蛋孵化率为50%至70%,比天然孵化提高1.7至2.3倍。按受精蛋的孵化率达80%以上,取得较好的成绩。本文是近两年的情况报告,并探讨了饲料类型对孵化率的影响;孵化机内相对湿度对孵化率的影响;拾蛋时间和种蛋储存天数与孵化率;翻蛋次数对孵化率的影响;凉蛋对孵化率的影响。
本文介绍了鸵鸟蛋的孵化条件、孵化设备,以及种蛋消毒与孵化的概况,对照蛋、出雏和雏鸡下地等进行了简述,并例举了孵化实例以供参考。
初步测定鸵鸟精液的几个生理指标,结果表明:鸵鸟精液是乳白色略有腥味不透明的液体。鸵鸟的射精量为0.1 7--2.05ml(平均为0.95m1),精液PH6.7--7.5(平均7.0),精子密度为15.7--48亿/ml(平均为51亿/ml)原精液精子畸形率5.09%--13.5%(平均为9%),精子活率范围0.78--0.92(平均为0.88)。通过对鸵鸟精液用不同稀释液稀释后低温保存效果此较研究
对15只体况较好的黑颈公鸵鸟分别用电刺激法、按摩法、假阴道法进行采精。电刺激法和按摩法属于强制采精,获得的精液品质较差;而假阴道法采精效果较好,而且对鸵鸟的刺激较小,精液品质优良。试验表明,在对雄鸵鸟进行较长时间的调教之后,利用台鸟,采用假阴道法采精是简单可行、具有实践意义的方法。
红颈鸵鸟的蛋重、蛋壳重、蛋壳厚度分别比黑颈鸵鸟重81.8g、15.45g和厚0.1 mm;红颈鸵鸟种蛋在同一湿度下,出雏时间比黑颈迟12小时,孵化温度提高0.2 可与黑颈种蛋同步破壳;需要助产率为1 5-20%,种蛋在80-85%自动出壳之后存下来未啄壳的进行检查判定助产打孔的位置:(1)胎位正的弱胎在钝端气室阴影处打孔;(2)胎位不正,必须寻找胎儿喙的部位决定打孔的位置;(3)找不到胎儿喙的位置
种鸟饲养管理在诸多生产环节中可喻作龙头,龙头不举,整个龙身就不会活络。本文现结合几年实际操作积累的经验,谈点浅见。指出鸵鸟系谱档案的建立是搞好生产各环节管理的首要前提;确保高产核心群管理的思路;建立科学的淘汰机制;规律性的培育后备种鸟,保证种群生产性能的最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