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通过对慢性心力衰竭(CHF)的心气虚、心阳虚、心肾阳虚三个不同病程阶段,运用益心气、温心阳、补心肾三种不同治法进行中医药干预,旨在观察不同病程阶段中医药干预治疗前后的临床表征和相关生物学信息变化情况.方法:90例明确诊断为CHF的心气虚、心阳虚、心肾阳虚型患者,每个证型各30例.由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3个中心共同完成.入选患者均给
【机 构】
: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心内科 上海,200021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上海,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慢性心力衰竭(CHF)的心气虚、心阳虚、心肾阳虚三个不同病程阶段,运用益心气、温心阳、补心肾三种不同治法进行中医药干预,旨在观察不同病程阶段中医药干预治疗前后的临床表征和相关生物学信息变化情况.方法:90例明确诊断为CHF的心气虚、心阳虚、心肾阳虚型患者,每个证型各30例.由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3个中心共同完成.入选患者均给予标准化治疗,再根据中医辨证给予不同中药治疗:心气虚者予以独参汤(人参)加减;心阳虚者予以芪附(黄芪、附子)汤加减;心肾阳虚者给予真武汤合鹿角丸(茯苓、白芍、白术、附子、生姜、鹿角、桂心、甘草)加减.随访4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脑利钠肽(BNP)、血浆凝血酶原、肾素、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收缩期内径(LVSD)、心功能分级、中医证候积分等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三组患者左心功能分级、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显著改善(P<0.05).心气虚组患者LVDD、BNP、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心阳虚患者BNP、肾素、血管紧张素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心肾阳虚患者BNP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心气虚、心阳虚、心肾阳虚三组患者治疗后心衰疗效分别为66.67%、76.67%、66.67%,中医证候疗效分别为76.67%、80.00%、80.00%,三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对CHF的不同病程阶段给予中医药干预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及中医证候,有较好的近期疗效.对于病程初期心气虚阶段患者,应早期中医药干预治疗,可通过改善神经-内分泌水平,抑制RAAS激活,从而抑制早期心室重塑,延缓CHF进一步恶化,有利于CHF患者的预后转归.
其他文献
龙砂医学流派由宋末元初的大学者陆文圭奠定文化基础,此后至明代龙砂地区名医不断涌现。本文通过疏理龙砂医学流派源流及传承,遴选出十位代表性医家,通过他们的生平成就来呈现龙砂医学流派绵延700年的历史和学术思想特色。
重视五运六气理论的学习与应用,是龙砂医学流派的特色之一。文章主要介绍了笔者运用五运六气理论运用到实践当中,并从中得出结论。要从动态的、时间的、相互关系的、综合角度看问题,并不局限在辨证。
旴江医学喉科流派,源于元代江西旴江流域出现的我国最早从事喉科的临床医生——临川范淑清、南丰危亦林.危亦林,师从范淑清,著《世医得效方》,首设口齿兼咽喉科专卷,创立"喉风十八症"新论,喉病治疗首论针灸,次论药治,针药结合,重视针灸以及咽喉口腔的局部针刺(喉针)、用药(喉药)以及小竹管吹药(喉枪)等特色治疗.因此,喉科流派在旴江流域得以兴起、广泛传播及流传后世,对我国喉科的发展、兴盛、创新有着重要的影
江西的旴江流域是我国喉科最早的发祥地.据史料记载,江西旴江流域自元代始出现了我国最早的喉科医生——范淑清及其学生危亦林,范淑清授徒危亦林开临床授徒传承学术之先河,危亦林出任南丰州医学教授并总结老师及前人有关咽喉口齿病的理论和经验,在所著《世医得效方》医籍中首设喉科专卷,传承喉科学术及医技,使之流传后世,形成独具特色的旴江喉科流派.自元代迄民国旴江医家以喉科或治喉症闻名的医家有50余人.这为喉科传播
卵巢囊肿乃妇科常见的肿瘤,也是难治疾病之一,可发生于女性任何年龄,而以生育期最为常见。本文首先就卵巢囊肿进行了介绍,然后详细的阐述了内伤伏气致病说如何应用于卵巢囊肿病的防治,最后列举了两例临床案例,以飨同道。
首批64家中医药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的确立,可见中医学术流派相关研究有相当深远的学术意义和社会效益,本文简单介绍了中医药学术流派的分类和形成原因,并运用文献计量学的研究方法,通过数据分析与统计,了解近半世纪以来我国中医药研究领域关于中医学术流派研究状况和发展趋势,以期有益于今后科研人员深入开展关于中医学术流派的研究.研究认为,中医学术流派研究需要加强民族特色、区域特色、医学各科特色的研究,科学研究和
随着对中医人才培养和教育发展方向的深入探讨,师承教育与流派传承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各种中医学术特色和技术传承极大地丰富了传承内容,充实了传承实践活动.本文主要讨论了中医学术流派与地方医学的不同之处,并对其各自的传承特点进行了介绍。笔者认为,学术流派传承的这些特征有利于在传承中保护中医药的核心价值体系,在创新中不离中医药之本。
"一源多流、流派纷呈"是中医临床与学术传承创新的基本特征,是贯穿于中医发展史的一个突出现象,是中医临床特色优势的体现,也是打造名医和培养高素质中医人才的重要途径.文章首先介绍了中医学术流派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机遇和挑战,并将流派学术传承与现代临床科研相结合。最后笔者认为,通过临床科研方法学技术的合理应用,各流派的学术优势将得到更为科学客观的肯定,并能够以规范标准的诊疗方案、临床路径、上市新药等科研
本文首先介绍了本流派的学术思想,并认为还有运用好辨证论治这一中医的精髓,就能洞察疾病之幽奥,顺势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疑难杂症自然会迎刃而解。
昆山郑氏妇科自宋末起世代业女科,历29代,无有间息,迄今已有近800年之悠久历史,成为中外医学史上罕见的奇迹和吴门医派中的佼佼者.其学术思想和医疗经验,经后裔不断增益、修改、整理成《女科万金方》等多种医著,在家族内代代秘传,医效显著.其二十八世孙昆山郑绍先(1920-2004)主任医师,行医60余载,医学造诣精深,为全国首批继承学术经验的五百位老中医药专家之一、江苏省名中医、昆山市中医医院首任名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