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一次强对流天气成因分析

来源 :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uth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8月2日上午,河南省许昌以北和商丘地区普降中到大雨,其中郑州地区和商丘、周口两地区东部为暴雨,郑州市区为大暴雨,此次过程是郑州市2007年入夏以来最强的一次对流性天气。利用探空资料、NCEP1°×1°再分析资料、TBB资料及多普勒雷达资料等对郑州市这次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是在高空槽和低层低涡切变线的有利形势下产生的,这种下层暖湿、上层干冷的对流不稳定层结非常有利于强对流天气的产生;强降水中心位于TBB低值中心的右下方梯度大值区内,TBB值与强降水呈负相关,降水强度越大TBB值越低。Tlogp图分析表明,当大气转化成真潜在不稳定型时,而且正面积远远大于负面积,气块很容易被抬升到对流高度以上而产生对流天气。当K指数进一步增加到40℃,沙氏指数减少到-8.7℃时,要考虑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多普勒雷达资料分析表明,暴雨期间对应回波高度在11KM以上,最高达17KM;速度场上对应有明显的中尺度扰动:辐合系统、中气旋、逆风区、辐合线或辐合区;垂直液态含水量比较强,最强达65-70kg/m2。
其他文献
利用MICAPS系统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2008年7月14日发生在保定地区的暴雨天气过程的大尺度天气背景、影响系统及物理量诊断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东移的低涡低槽
会议
本文利用常规天气图、自动雨量站和多普勒雷达等资料,对2008年7月15日发生在秦皇岛沿海地区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这次暴雨过程是由地面低涡直接造成的,低涡中心气压连
会议
以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为核心,加强灾害性天气气候预报预测的频次和服务产品的发布频次,及时发布预警信号;加快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抓好“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加
本文介绍了基于中国移动GSM网络和短信发布系统,实现了对灾害性天气进行广播的气象语音预警系统(以下简称预警系统)。此系统在GIS(地理信息系统)上对要预警区域进行选择,然后对
利用micaps系统提供的气象资料,对发生在邢台地区北部和西北部的两次突发性暴雨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次暴雨都是西风带低压系统与副热带高压外围暖湿气流共同作用的结果
会议
应用常规高空、地面观测资料、FY-2C云图TBB资料、石家庄新一代天气雷达资料和地面自动站资料,分析了2008年7月11日14时-20时(北京时)出现在河北中南部地区的一次雷暴大风天气
会议
很多研究表明,螺旋度与暴雨有较强的相关性。本文分析了一次副热带高压外围大暴雨过程发生的背景场条件和螺旋度,得出如下结论:本次大暴雨发生与副热带高压的加强西进和减弱东撤
会议
将预报员的基本能力、理论水平、预报质量、科研能力等按照定量化指标进行评分,按照每项能力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性给予不同的权重系数,依此进行综合评分。按综合评分结果将预报
多普勒雷达是目前公认的探测中小尺度信息的关键手段,资料具有高时空分辨率的特点,不但是临近预警的重要手段,也是中尺度模式的有益补充,但由于中小尺度资料同化的背景误差协方差
会议
为了更有效地发挥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的先进性,提高对冰雹等灾害性天气的预报准确率和服务效益,本文对2006年和2007年四次典型冰雹天气过程雷达产品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得出:该市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