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中国是最早提出痔病名的国家,早在《山海经》和《足臂十一脉灸经》等古书中都有对痔病的中医治疗记载,经过千百年的变迁中药坐浴仍然是肛门疾病治疗的常用方法,能消肿止痛,收敛止血,化腐生肌,抑菌杀虫,术后缓解肛门括约肌痉挛,减少渗出,促进血液循环和药物吸收,加速切口愈合.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最早提出痔病名的国家,早在《山海经》和《足臂十一脉灸经》等古书中都有对痔病的中医治疗记载,经过千百年的变迁中药坐浴仍然是肛门疾病治疗的常用方法,能消肿止痛,收敛止血,化腐生肌,抑菌杀虫,术后缓解肛门括约肌痉挛,减少渗出,促进血液循环和药物吸收,加速切口愈合.
其他文献
痔病(俗称痔疮)是中医外科临床的首位优势病种.出血性内痔和血栓性外痔为痔病的常见病种和典型表现,因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故本研究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收集2009年8月-2016年12月在山西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医院就诊的门诊和住院痔病患者,共计658例.其中,出血性内痔病人423例(门诊278例作为内痔观察组,住院145例为内痔对照组),血栓性外痔病人235例(门诊213例作为外痔观察组,住院22例
肛隐窝炎是肛窦、肛门瓣发生的急慢性炎症,又称肛窦炎.其特点是:本病症状轻,常可诱发肛乳头炎,肛裂、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等多种肛门疾病,因此早期诊断治疗本病,是预防其他肛门疾病的关键.败酱草汤由16味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清热燥湿,凉血止血之功效.治疗肛隐窝炎367例收到满意疗效.
"托法"又名"内托法"或"托里法",是疡科三大内治法则"消、托、补"中的一种,《外科精义》中曰:"凡为疡医,不可一日无托里之药",可见托法又是三大内治法则的核心.明代著名中医外科医家陈实功认为托法可以应用于疮疡的各个阶段,他在《外科正宗》一书中言道"托里则气血壮而脾胃盛,使脓移自排、毒气自解、死肉自溃、新肉自生、饮食自进、疮口自敛",书中记载托里法连用了六个"自"字,贯穿了疮疡的全过程,强调使毒外
目的:观察自拟消肿止痛膏局部贴敷治疗炎症外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取我科门诊80例炎性外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应用自拟消肿止痛膏局部贴敷,对照组应用肛泰软膏局部外用.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75%,总有效率90%;对照组治愈率42.5%,总有效率77.5%;两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消肿止痛膏对治疗炎性外痔疗效显著.
虚秘一证,其病位居于大肠,然究其根本,多由脾肾虚弱所致。伤津或亡血者多见。病久多见心烦失眠、忧郁、思虑过度等情志变化病者以年老体弱、妇人产后、久病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二者相互滋养,则肠得大安。故以补脏通腑为总则,治以滋阴安神、补气养血、润肠通便之法,祛邪不忘扶正,标本兼顾。
为减轻痔瘘术后创口疼痛,加速创面愈合,我科将2013年以来治疗的180例痔瘘术后患者应用消炎生肌膏换药,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重症痔和肛廔是肛肠科的难治病,治疗始终离不开手术,内痔目前都采用PPH(俗称痔疮枪)切除,混合痔的外痔部分则采用改良的内扎外剥术,有不少缺点和弊病.肛瘻的治疗仍然是低位肛瘻挂线,高位肛瘻手术加挂线,存在住院时间长,患者痛苦性大,肛门的生理功能和完整结构不能完全获得有效的保护,复发率较高等缺点.为了避免以上的缺点,作者首创发酵中药痔瘻无创性根治疗法获得成功,自1985年始应用於临床,疗效非常满意,无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干预混合痔术后便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270例混合痔手术患者,腰腧穴麻醉下行外剥内扎术加RPH术,采用数字表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大承气汤神阙穴、足三里穴穴位贴敷疗法.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排便情况.结果:试验结果显示,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8.15%,对照组为51.85%,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目的:观察中药煎剂苦参汤加减联合肛泰软膏对单纯性肛裂患者疮面愈合情况的影响.方法:将74例单纯性肛裂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肛泰软膏治疗,治疗组给予中药煎剂苦参汤加减联合肛泰软膏治疗,对患者疮面愈合的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缩小疮面面积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苦参汤加减联合肛泰软膏在治疗单纯性肛裂患者的临床应用中,可明显的缩小其疮面的面积,具有显著的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尚未十分清楚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现临床多采用柳氮磺吡啶结合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但疗效不显,故我科试从中医中药入手,通过中医辨证,运用中医内服加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52例,取得明显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