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素对噪声性聋防护作用的机理研究

来源 :2006年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学术会议暨国际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zx0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噪声可以引起听力的严重损害,导致噪声性聋(noise induced hearing loss,NIHL).NIHL发病机理复杂,目前主要有三大学说,即机械损伤学说、循环障碍学说和代谢障碍学说.天麻甘平柔润,性偏润补,入肝经,功能熄风、平肝、息眩止晕,主治头痛、眩晕、肢体麻木、癫痫抽搐等.天麻素是天麻的有效单体,化学成分是4-羟甲基苯-β-D葡萄吡喃糖甙.它对神经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能够降低血压和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动脉血管中血流惯性以及中央和外周动脉血管顺应性;促进细胞能量代谢;能显著增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血清溶菌能力,对非特异性免疫中的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均有增强作用. 根据以上天麻素的药理作用,结合NIHL的致聋机理,曾设想天麻素可能对NIHL会有一定的防护作用,并经实验研究得到初步证实.本研究旨在进一步验证天麻素对NIHL的预防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理。
其他文献
以流脓涕为主要症状的慢性鼻炎临床并不少见,约占慢性鼻炎的3%,多见于儿童,尤其是6~10岁的儿童,成人偶然见到,多数为常年流涕,秋冬季节加重,拍片鼻窦正常,细菌培养为混合感染,20%细菌培养阴性,口服药物、鼻腔局部滴药均效果不佳.自配复方鱼腥草鼻腔冲洗液,使用由北京同仁医院监制的鼻腔冲洗器自行鼻腔冲洗第日1~2次,治愈率达75.9%.现将我科自2003年8月~2005年8月门诊治疗187例总结报告
自1994年3月至2001年3月,本文运用鼻内窥镜加柯--陆氏手术治疗鼻内翻性乳头状瘤31例,收到了满意的效果,和以往鼻侧切开进路相比具有手术创伤小,反应轻,恢复快,面部无疤痕,视野清楚,肿瘤切除彻底,复发率低等优点。
慢性鼻炎是指鼻腔粘膜和粘膜下层的非特殊炎症,属中医"鼻窒"范畴.是耳鼻咽喉科门诊的常见病、多发病.其致病因素西医认为:反复的上呼吸道感染和慢性鼻窦炎分泌物的长期刺激,鼻中隔弯曲影响引流,长期滴用血管收缩剂等,全身因素如贫血、结核、便秘、糖尿病、心肝肾的慢性病,营养不良、饮酒过度,维生素缺乏、内分泌或免疫功能的失调,长期受到物理或化学性等环境因素的损害等;中医认为主要因伤风鼻塞、余邪未消、滞留鼻窍而
慢性鼻咽炎是指发生在鼻咽部黏膜的慢性炎症.鼻咽部黏膜前与鼻腔黏膜延续,下与口咽部黏膜连接.鼻腔与口咽部炎性病变很容易累及鼻咽部.鼻咽部位置隐蔽,治疗手段有限.我科采用口服与局部灌洗中药制剂鼻渊舒口服液治疗慢性鼻咽炎取得良好效果。
临床经验表明慢性鼻窦炎和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有密切关系.许多哮喘病人陈述在哮喘发作之前就有慢性鼻窦炎存在,其中部分病人的鼻窦炎经手术或药物治疗后不仅鼻窦炎症状缓解,哮喘症状也得以改善,但其机理尚未明了.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常见的机会致病菌,它对鼻窦的感染屡见报道,产生的毒素如SEB对免疫系统功能有极强的调节作用,例如不经抗原呈递细胞就能直接激活T细胞等.曾有报道指出同时患有鼻窦炎和哮喘的病人鼻分泌物中
变应性鼻炎为耳鼻喉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据流行病学研究统计,其在世界范围内平均发病率为10~20 %,部分国家高达40%,已成为影响全球人民健康的严重问题.目前,变应性鼻炎的治疗仍以药物为主,但对于一些患者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而又影响生活质量的,我们采用了鼻内窥镜下射频消融术并结合术后中药汤剂治疗.经40余例疗效观察,我们发现患者术后术腔粘膜水肿反应较轻,愈合较快,症状改善明显,取得了较好效果。
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SOM)是临床常见病,目前对其确切的发病机制仍不太明了.多数学者认为是上呼吸道炎症或机械性因素,造成咽鼓管咽口肿胀或阻塞,使中耳腔形成负压导致血浆漏出.也有人认为与咽鼓管炎症或变态反应有关.SOM是引起儿童听力下降的常见原因之一,临床治疗方法各种各样.现将我科2003年1月~2005年9月应用一侧单纯鼓膜置管另一侧鼓膜置管鼓室注药冲洗治疗
耳廓假性囊肿是耳廓的常见疾病,有多种治疗方法,而我们在门诊以微波打孔与石膏固定进行综合治疗耳廓假性囊肿68例,现将疗效报告。
本文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资料,诊断依据及治疗方案,辅助检查电测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的评判。
近年来,用直径4毫米或2.7毫米的内窥镜观察中耳病变已有报道,但因镜体直径粗,不易进入鼓室,观察角度已受到一定限制.我们用外径1.9毫米的内窥镜,对因外伤引造成的中耳损伤进行了观察、诊断和手术,均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