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幼儿体育在幼儿的成长发育中具有重要作用,它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和载体。研究幼儿体育的内容和发展现状,其中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对幼儿体育政策的研究。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建国以来我国幼儿体育政策的分析,探讨其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我国幼儿体育政策的颁布和幼儿体育的实施提供理论参考。研究方法: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利用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数据库资源,以"幼儿体育","幼儿体育政策","学前教育","学前体育"等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共检索论文142篇,其中来源于核心期刊论文52篇,本文选取改52篇论文为研究对象,对收集的论文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通过归纳总结得到本研究需要的数据。研究结果:建国70年来,我国幼儿体育政策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即起步发展阶段(1951-1978年),稳步发展阶段(1979-1999年),快速发展阶段(2000-2019年);我国幼儿体育得到了基本保障,这归功于幼儿园接收儿童年龄的前移,由于幼儿园下属于教育主管部门,因此体育政策的制定和颁布多倾向于幼儿园,托儿所缺少具体的教育政策规定,因此3周岁以下幼儿的游戏和体育活动内容较为随意,缺乏规范的规范和指导;我国幼儿园教师队伍不断优化,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日益提高;幼儿园场地、设施要求日趋精细化、人性化;幼儿园因材施教,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幼儿园工作规程》(2016年)指出:"按照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实施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规程》旗帜鲜明的要求幼儿园要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制定适宜幼儿全面发展的游戏和体育活动,为幼儿体育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园、社区、家三方互动,保证了幼儿体育活动的不间断,政策的颁布在时间和空间上保障了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连续性,加强了幼儿园、家庭、社区的联系互动,为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幼儿园加强与家庭和社区的联系与合作,开展多样的早期教育,争取家庭和社区多方面的支持。研究结论:政策评估机制运行不完善,对幼儿体育政策的实施情况缺乏科学有效的评估指标,政策评估的对象只以政策的直接产出为主;幼儿体育评价反馈机制不健全,幼儿体质监测反馈机制不完善,一些地区和幼儿园未将幼儿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反馈给幼儿家长,导致家长无法了解幼儿体质健康的真实状况;区域性差异显著,相关政策缺乏精准实施,我国幅员辽阔,随着我国改革步伐的加快,东西部、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愈加突出,因此,并非所有的人都能享受各种体育政策带来的运动机会,幼儿更是如此。正是中西部经济差距大,幼儿园场地、设施出现地区差异明显,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条件、体育活动内容和时间也不尽相同;幼儿在不同的环境下,其参与体育活动的习惯和意识也大不相同;重结果评价,过程性评价缺失,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目标来看,幼儿体质健康监测仅关注了幼儿体质健康的结果,并未关注到幼儿体育活动开展的过程,换言之,幼儿体质健康监测不仅要关注身体形态和身体素质等指标,也要关注幼儿体育活动意识和体育活动行为等过程性评价指标;建议:健全政策评估法律体系,营造政策评估法治氛围,政府应当通过法律法规明确幼儿体育政策评估主体与客体之间责任与权利做出权衡与对应,划分政策评估多方主体的法律关系,以法规规范政策评估主、客体在评估中的工作,尽量减少政策评估中政府的干预,保证政策评估的公平性和科学性;健全评价反馈机制,依据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环境、行为3个方面,针对不同的反馈主体制定不同的反馈报告,突出与各反馈主体利益相关的评价结果;完善政策配套方案,确保政策精准实施,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人群制定微观政策,微观政策的制定应与宏观政策的目标和价值取向一致,两者相得益彰优势互补。形成合力,为幼儿体育政策的精准实施保驾护航;强化结果评价,建立过程评价体系,幼儿体育政策的制定,不仅要关注幼儿体育结果的评价,更要注重幼儿体育过程的评价,两者优势互补形成合力,综合评价幼儿体质健康水平,为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