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采区3煤层顶板富水性预测研究

来源 :中国地质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veonmounta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济宁三号煤矿十二采区3煤开采受顶板水威胁,顶板富水性的准确预测尤为重要.其主要决定因素为:顶板砂岩厚度、砂泥岩组合及砂岩含量、构造复杂程度(断裂分维数),本文以此三个因素为研究对象,运用模糊聚类分析法对采区的富水性进行分级分区,为砂岩水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保证3煤的安全开采.
其他文献
本文从模拟实验及地质解剖相结合的研究结果看:烃源岩的排油率受有机质丰度、类型、演化程度以及烃源岩的岩性、单层厚度、所处的成岩演化阶段、物性特征(孔隙度和渗透率)等因素影响,分散可溶有机质接力生气的起、终点不仅决定于烃源岩生成的原油化学组成和物性的不同,无机矿物的催化作用和温压条件对其均有影响,因此,不同地区油裂解气接力时机的起、终点会有差异。基于不同温度、压力及介质条件下的原油热催化裂解实验,建立
长昌-鹤山凹陷位于珠江口盆地珠四凹陷,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边界断层特征对于盆地演化历史与成盆机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长昌-鹤山凹陷地震资料构造解析基础上,应用先存构造条件下的断层作用模式,结合构造物俩模拟实验,系统分析了长昌-鹤山凹陷构造样式和成因机制,并对比了不同类型边界断层对盆地中心和盆地沉积厚度的控制差异性.表明:长昌-鹤山凹陷是典型的非岩浆型被动大陆边缘型盆地,由三种不同类型的边界断
为了查明泥岩在不同流体条件及CO2的作用下,其发生的水岩反应机理,在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下属实验室GET中开展4个系列共12组的实验研究。研究以松辽盆地南部乾214井青山口组未受到CO2影响的黑色泥岩盖层样品(深度2217.12m)为研究对象,筛选50-100μm的均一泥岩微粒用于实验研究,每组实验中均使用泥岩样品1g,使每组实验的泥岩有效反应表面积得以均一化。实验结果表明:富CO2流体对
全国地质调查协同部署平台的建设是为了统筹中央和地方的地质调查规划部署工作,为中央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各省地质调查工作的规划和年度部署方案的编制提供统一的平台。协同部署平台采用浏览器/服务器(B/S)模式,前端使用Html5和GIS Client for JavaScript地图库,服务端使用IIS7.0、Tomcat和Supermap GIS Server地图服务器。同时,利用百度地图公共定位服务
地质资料是地质工作服务社会的主要载体,是地质工作成果的重要体现.目前,中国在地质资料服务方面长期存在资料信息分散、综合研究不够、服务渠道不畅、服务能力不强等问题,使地质资料信息的巨大潜在价值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基于MapGIS IGSS3D共享框架,以数据库技术、GIS技术、三维可视化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以地质资料信息服务为导向,以汇聚地质资料数据资源为核心,兼顾地质资料信息服务产业化发展方向
本文从海拉尔盆地构造背景、基底盖层特征、目的层赋矿条件分析等角度阐述铀成矿环境.,区域地质构造环境的形成大致可追索到加里东旋回。加里东旋回早期,本区西部属于古蒙古大洋的组成部分,克鲁伦~额尔古纳前寒武纪中间地块是古蒙古大洋中的稳定古地块。加里东旋回晚期,古蒙古大洋消亡,形成镶嵌在西伯利亚地台边缘的加里东褶皱带,古生代地槽向南迁移,在本区西部形成北北东向褶皱;海西期,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南北向对冲
由于铀的富集带和钍的富集带具有上铀下钍的分布特征,因此在已知铀矿床(体)深部可能存在与科研钻ZK01相同的高温铀钍矿化以及单独的钍矿化。另外,在黄梅尖岩体岩体内部新发现了铀矿化体,推断新发现的铀矿化体和已发现的铀矿床是同源,不过在岩体内部有利的成矿部位和有利的成矿条件下富集成矿,因此,在后期的铀矿勘查中应加强研究与铀成矿有关的深部岩体形态,探寻深部各类型接触构造以及直接控矿容矿叠加复合构造和深部有
本文利用EH4电磁仪进行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测量,通过该方法间接辅助,探索深部隐伏铀矿体。在已知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对测量数据进行反演,得到该地区的反演成果图。该区的西边和西南地区属于相对高阻区,从西往东,中间部位存在一个相对凹槽低阻地带。结合地质已知资料,推断该凹槽低阻带是由于该区构造错断滑落,东边盆地基底抬升而形成。该区第四系、白垩系和侏罗系电阻率接近,难于区分。但该区基底是变质岩,与围岩电阻率差别较
大数据正在以不可阻拦的磅礴气势,与当代具有革命意义的最新科技进步(如纳米技术、生物工程、全球化等)一起揭开人类新世纪的序幕。对地学而言,大数据在航天勘查,发现了中国最大的成矿带,用的就是大数据云计算的技术。这是自前寒武纪开始活动,至今仍在活动的环带状成矿带,由里外两个构造带套合而成环带状,其外径约2000公里,环带宽360—400公里,该成矿带已知有铁、钒、钛、铜、铅、锌、钼、钨、锡、汞、锑、金、
在综合分析前人研究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对白云鄂博稀土-铌-铁矿床的野外新观察和室内的镜下观测,建议对白云鄂博矿床提出新的认识,并考虑相应的新的勘查思路.包头白云鄂博稀土-铌-铁矿床由两个不同的成矿期,即中元古代蓟县纪(14亿年)时期的碳酸岩-碱性杂岩有关的热水沉积型层状含稀土、萤石的磁铁矿-赤铁矿层和含稀土白云岩层;晚元古代震旦纪(7亿年)时期的造山作用的俯冲变质的成矿热液叠加于早期的层状矿体上,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