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研究了球磨时间、分散剂用量及pH值对YSZ料浆的影响,通过优化工艺配制出低黏度(0.1Pa·s)、高固含量(56﹪(体积分数))适合于浇注的YSZ料浆.成形了厚度在100μ以内、面积为100mm×150mm的YSZ薄膜坯体,其密度为理论密度的65.7﹪,强度可达38.9MPa,且微观结构较为均匀,气孔分布范围较窄,颗粒分布好,团聚少.坯体在1500℃×4h烧成,密度为理论密度的95﹪,强度达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了球磨时间、分散剂用量及pH值对YSZ料浆的影响,通过优化工艺配制出低黏度(0.1Pa·s)、高固含量(56﹪(体积分数))适合于浇注的YSZ料浆.成形了厚度在100μ以内、面积为100mm×150mm的YSZ薄膜坯体,其密度为理论密度的65.7﹪,强度可达38.9MPa,且微观结构较为均匀,气孔分布范围较窄,颗粒分布好,团聚少.坯体在1500℃×4h烧成,密度为理论密度的95﹪,强度达250MPa.
其他文献
本文以襄十高速公路工程建设项目为依托,主要研究山区高性能沥青路面(Superpave)材料组成与性能.采用湖北省京山三阳玄武岩和科氏SBS改性沥青(PG76-22)制备得的高性能沥青混合料的主要性能为:冻融劈裂强度比83.4﹪,动稳定度7079次/mm.结果表明使用高性能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设计出的沥青混合料能够满足我国山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要求,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为考察不同矿物外加剂对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的影响,本文采用ASTM C1202-95A 5﹪NaSO溶液浸泡的方法,对掺不同铝含量的粉煤灰及硅灰混凝土的一年龄期膨胀率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显示,掺入粉煤灰、硅灰等矿物外加剂使混凝土膨胀率大幅度降低,25﹪粉煤灰和10﹪硅灰双掺混凝土其膨胀率仅为对比组的54.5﹪;实际结果还显示,掺不同铝含量的粉煤灰混凝土膨胀率基本相近,这表明粉煤灰铝含量不一定是影
本文论述了千米承压材料的应用前景,提出了对千米承压材料的性能要求,探讨了制备千米承压材料的技术途径,作者用试验证明:钢管特超强混凝土,承载能力巨大,系性能优异的千米承压材料.
以Ni离子为印迹分子,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在菌丝体表面制备壳聚糖分子印迹树脂,制备的菌丝体表面分子印迹树脂与非印迹树脂相比,吸附容量有较大的提高,而与纯菌丝体相比,吸附容量则提高两倍左右;同时本文系统研究了溶液中Ni离子的初始浓度、印迹离子的浓度、解吸等条件对树脂吸附容量的影响.
制备了在pH=1.4的盐酸缓冲溶液中溶胀度较小,而在pH=6.8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溶胀度很大的壳聚糖-海藻酸钠复合水凝胶颗粒.利用该凝胶的特性制备了酮洛芬微囊,测定了其在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中的缓释效果,并对不同干燥方法所得胶囊的状态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其不同释放效果的原因.
采用溶剂蒸发法制备了壳聚糖共混膜,并对其透过性能、透气性能、吸水性能、力学性能、透光率等进行了测试,探讨了制备条件对它们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壳聚糖/明胶共混体系具有良好的相容性,明胶的引入有利于改善壳聚糖膜的吸水性能及透过性能.采用细胞培养法对壳聚糖膜的生物相容性进行了研究,并与商用接触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壳聚糖膜的生物相容性良好.
以对氯甲基苯乙烯为引发单体,运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合成了在端基和线形结构单元上均含有氯原子的超支化聚合物.然后以此超支化聚合物为大分子引发剂,再次运用ATRP引发甲基丙烯酸特丁酯聚合,制备了以超支化聚合物为核、聚甲基丙烯酸特丁酯为臂的星状接枝共聚物PCMS-g-PtBMA,其臂数可达27以上.将星状接枝共聚物PCMS-g-PtBMA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制得两亲性星状接枝共聚物PCMS-g-PMAA.
本文采用化学交联法研究聚天门冬氨酸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分别考察了交联剂、沉淀剂、再分散剂的种类和加入量、原料分子量、溶剂加入量、交联剂加入量及干燥方式等因素对聚天门冬氨酸高吸水性能脂成交水平及溶胀性能的影响.确定制备聚天门冬氨酸高吸水性树脂的最佳操作条件为:A交联剂;E沉淀剂;再分散剂;甲醇/水;溶剂:原料为2.08×10(摩尔比);交联剂:原料为3.03×10(摩尔比)最佳干燥条件:0.09MP
利用原位聚合的方法制备了炭黑填充的聚苯乙烯基气敏导电复合材料,探讨了炭黑含量对聚合物分子量及其分布的影响,当炭黑含量增加时,材料的数均分子量减小,分子量分布加宽.另外,材料的气敏性能随炭黑含量的增加出现一个峰值,当炭黑含量在峰值附近时,材料表现出最佳气敏性能.该复合材料在四氢呋喃、氯仿、环己烷、丙酮、丁酮、四氯化碳等弱极性有机蒸气中具有良好的气敏性、重复使用性和稳定性.当其从室温环境(27~30℃
本文介绍了一系列新型异构的芳香四酸二酐,并以此制备了异构的热塑和热固性聚酰亚胺树脂,研究了它们的热性能、机械性能、高温流变以及动态力学上的差异.异构的聚酰亚胺(3,3′和3,4′-)较传统的4,4′-相连的聚酰亚胺,具有更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热性能及溶解性;3,4′-相连的聚酰亚胺具有较低的复合粘度及较宽的加工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