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暴露于猫气味不同时间段内Wistar大鼠的行为和生理学变化特征
【机 构】
: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扬州,225009
【出 处】
:
第十一届全国野生动物生态及自然资源学术研讨会
【发表日期】
:
2015年3期
其他文献
土壤有机碳(SOC)在全球碳循环、陆地生态系统生产力和耕地肥力及环境质量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增加SOC 含量被认为是提升土壤肥力和质量的关键。矿物-有机复合体的形成是SOC 稳定和累积的主要机制之一。本论文选取红壤长期施肥定位站不同施肥的土壤,采用传统化学提取方法以及光谱学表征(如:红外光谱结合二维相关分析(FTIR-2DCOS)、高分辨率透射电镜(HR-TEM)、固态核磁(NMR)、基于同步辐射
提高土壤地力的有效措施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和提升土壤有机质的稳定性。然而,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和周转机制还不清楚,成为阻碍土壤有机质和土壤肥力提升的重要因素。本论文通过长期定位试验、微宇宙盆栽试验和室内培养试验,发现土壤中的矿质元素与土壤有机碳循环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调控的作用。长期有机施肥可以增加短程有序矿物,而长期施用化肥则降低短程有序矿物。
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SQR9是一株本实验室分离自健康黄瓜根际土的根际促生菌(PGPR),由于其能显著促进植株生长,并且对土传病原菌具有良好的拮抗作用,已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但SQR9在根际发挥促生拮抗作用的具体分子机制仍有待研究。有效的根际定殖是SQR9发挥其促生拮抗作用的前提,而生物膜(biofilm)的形成能力对其在根际的定殖十分关键。
稻麦轮作的水稻土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性对土壤肥力和农田生产力提升,封存大气二氧化碳到土壤中以减缓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具有重要的影响。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弱晶质氧化铁与土壤有机碳在土体和团聚体中的关系。土壤样品采集于2014 年小麦收获季和水稻收获季,并通过湿筛法分为:大团聚体,小团聚体,微团聚体和粉砂粘粒。
硅(Si)对作物产量和品质的提高以及抗逆性的增强有重要作用,其对有机碳的固定是土壤长期固碳的重要机制。施肥条件等因素影响土壤中硅的生物有效性和作物植硅体的碳汇潜力,而对长期定位施肥条件下,土壤中Si 的生物有效性及其固碳能力研究甚少。本研究以湖南祁阳长期(>20 年)定位施肥试验站的旱地红壤为研究对象,考察四种不同培肥方式(不施肥,CK;单施化肥,NPK;单施有机肥,M;化肥和有机肥混施,NP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