痤疮丙酸杆菌的耐药性研究进展

来源 :第14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hai88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痤疮是一种常见的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疾病,好发于青春期。目前认为痤疮的发病机制主要与下列四个因素有关:皮脂分泌过多、毛囊皮脂腺导管开口处角化过度、痤疮丙酸杆菌繁殖以及炎症反应。其中痤疮丙酸杆菌在痤疮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对于中到重度炎症性损害如丘疹、脓疱和结节等通过全身或局部抗菌治疗,干扰该菌的生长和代谢,可以减轻局部的炎症反应,避免瘢痕形成。抗菌药物分抗生素和非抗生素两类。最常用的抗生素是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克林霉素、甲硝唑类等。非抗生素主要有过氧化苯甲酰、磺胺类、锌制剂、壬二酸等。 近年来由于痤疮治疗过程中系统或局部广谱抗生素的广泛使用,该菌耐药现象明显增多,而且存在交叉耐药,降低了药物的疗效。本文就痤疮丙酸杆菌耐药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介绍了痤疮丙酸杆菌的耐药现状,探讨了痤疮丙酸杆菌的耐药机制,提出了解决办法。
其他文献
近年湿疹逐年增多。本文对500份记录较完整的湿疹病历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浅谈了湿疹病的发病原因和临床表现。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