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HAP)是指在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入院48h后发生的肺炎。目的总结儿童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病原学及流行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温州医学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2005年1月~2008年12月52639例住院患儿的医院感染资料。结果共诊断HAP698例,发病率为1.33%,其中早发(住院4-5天以内发病)HAP 108例(15.47%);晚发(住院5天以上发病)HAP 590例(84.53%);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为68例(9.74%)。男503例,女195例,年龄3天-15岁,平均年龄(15.0±25.7)月,其中1岁以下有359例,占51.4%。原发病以巨细胞病毒肝炎、先天性心脏病、恶性肿瘤、粒细胞减少或缺乏、早产和低体重儿为多见。以ICU发病率最高,其次为感染科、血液科和消化科。有355例患儿进行痰液病原学检测,共检出病原体231株,以革兰阴性菌最多见(67.5%),其次为革兰阳性菌(13.0%)、呼吸道病毒(12.5%)、真菌(6.5%)及支原体(0.4%)。28例患儿有两种及以上细菌混合感染,细菌合并真菌感染有7例。居前5位的革兰阴性菌分别为肺炎克雷伯菌、嗜麦芽假单胞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大肠埃希菌及鲍曼不动杆菌,其中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率分别为94.8%和85.7%,对头孢菌素普遍耐药。早发HAP病原以呼吸道合胞病毒、缓症链球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及肺炎克雷伯菌为多见,而晚发HAP则以ESBLs阳性的肺炎克雷伯菌、嗜麦芽假单胞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大肠埃希菌及鲍曼不动杆菌为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为83.3%,全部见于晚发HAP,结论HAP好发于1岁以下及有基础疾病的患儿,病原以革兰阴性菌最多见,肠杆菌的多重耐药现象已相当严重;呼吸道病毒也是重要的病原;早发HAP以社区获得性病原感染为主,而晚发HAP则以ESBLs阳性的肠杆菌及非发酵菌感染为主,两者的病原构成及细菌耐药性均有所不同。本研究结果有助于儿童HAP的监控,对于指导HAP的抗菌药物治疗,尤其是经验性选用抗菌药物具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