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区浅层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研究

来源 :“九五”全国地质科技重要成果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rew1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在分析研究上海地区浅层地质环境的基础上,依据成陆年代及淤泥质土层与砂性土层的埋藏分布特征,对上海市固有地质环境条件在地下工程施工中可能诱发地质灾害的危险性程度进行分区预测研究。提出了按淤泥地质土层及砂性土层牟顶板埋深与厚度之间关系组合成的35种类型危险程度分区及各分区之间的变化趋势。
其他文献
会议
会议
利用遥感技术,在青藏高原东北部发现了祁连山西段旋卷构造、柴北缘赛什腾山旋卷构造,柴达木西南祁曼塔格山弧形扭动构造及祁连东部大型旋卷构造等4个旋卷(扭)构造。分析了这些旋卷(扭)构造形成的地质条件与地球动力学过程,认为这一重要发现不但对青藏高原大陆动力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而且对进行资源预测还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该文还指出Tapponnier的“走向滑移线场和构造逃逸理论”存在两点明显不足,认为
礼县-太白地区先后发现双王、李坝、八卦庙等大中型金矿床和一批小型矿床(点),按照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分为3类;①产于钠长碳酸盐砾岩内的微细浸染状金矿床(双王式金矿床);②产于浅变质细碎屑岩、泥质岩与不纯的碳酸盐岩互层的岩层内的平行网脉状金矿床(八卦庙式金矿床);③产于浅变质浊积岩内的微细浸染状金矿床(李坝式金矿床)。其矿床成因属于矿质来自含矿建造的改造型金矿床。
现在资料已经证明,岩石圈及其下相当深度的岩石表现为固体性质,因此,应该按固体内应力状态测算深度。在目前缺乏反映流变程度数据的情况下,当已经测得不可忽略的应力差时,暂用弹性固体模型代替静止流体模型可以求算较准确的深度。由弹性模型进一步发展为粘弹性模型将是一种进步,而如果从弹性模型又回到静流体模型则不能认为是一种前进。构造应力场中大于差应力一个数量级的各向等正应力叠加在重力附加静止力之上,能够引起超高
“八五”-“九五”期间在秦岭成矿背景和成矿作用的研究中,在多方面取得新进展。在许多重大地质问题上有了新的发现,杨志华等创立了抽拉-逆冲岩片结构(或抽拉构造)理论,提出了地壳表层新型造山带,对秦岭造山带的演化阶段和构造单位进行了新的划分,重新认识了商州-丹凤带、二郎坪带和勉县-略阳带的构造属性,提出了秦岭造山带的三种拼接方式,提出有三种岩石地层单位。还总结了秦岭-大巴山地区的成矿特征和成矿模式。
该文从基本沉积特征、沉积体系、成岩作用及成岩相等方面系统地描述了储层特征,最后对储层进行了综合评价。①白音查干凹陷西部凹陷带的北部地区与南部地区的沉积特征存在着明显的差异。②发育4种类型的沉积体系:冲积扇-冲积平原沉积体系、扇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冲积扇-水下扇-较深湖泊体系、深湖滑塌浊积体系。③根据成岩作用特征,划分出5种成岩相。④发育4种类型的储层,每类储层与砂体微相和成岩相密切相关。
中国煤层气资源主要分布于华北聚气区和华南聚气区西部。地质构造演化是控制中国煤层气资源及其分布的主要因素。煤变质演化、煤生烃史、沉积埋藏和封盖能力是煤层气生成、运移、富集重要控制因素。构造演化史、沉积埋藏史、煤受热史和生烃史的良好配置将是煤层气富集的关键条件。燕山运动造成的地壳抬升和沉降及其幅度大小导致了煤层气规律性的运移、富集。燕山期的地热异常产生的二次生气作用是现今煤层气赋存的主要源泉。同时,华
发育于北祁连山走廊南山北坡的早古生代海相火山岩系中蕴藏丰富的金属矿产,近年在甘肃肃南一带已发现了极具工业价值的富铜矿床。对其中典型代表石居里沟矿区的构造-岩相填图调查研究发现,赋矿的基性火山岩系呈中心式喷发的古火山机构,表现为先爆发相后溢流相的特点。由于受后期构造改造强烈,古火山机构已遭受变形,但矿化仍受火山机械控制明显。这与一般火山岩相学的研究认识不同,基性火山岩多认为是裂隙式喷发产物,少有中心
诸城凹陷早白垩世莱阳期岩石地层分为10个组,属于滨湖-浅湖泊、曲流河相、辫状河相、扇三角洲相和冲积扇相。依不整合面和岩相转化面分为三个Ⅲ级层序,据此将莱阳期分为早、中、晚三期。早期凹陷以断陷方式发育,形成山间盆地;中期湖相最为发育;晚期以坳陷方式发育,盆地外围趋于平坦。三个时期沉积演化特点是盆地中心逐渐北移,但早、中期大致重叠;早期凹陷活动性较强,中期趋于缓和,晚期再度加强。凹陷长期连续接受沉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