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太极拳练习过程中的意识活动做了相关概念的梳理,从早期道家将太极拳中的意识活动称为"内省",到后期传入西方被称之为"冥想",随着研究的深入,西方又对这一概念进行了修正,称之为"正念"。(1)"内省"与"冥想":正念活动先于"正念"一词的出现,中国的道家很早就开始进行正念活动,他们将正念活动称之为"打坐"、"观照"、"内省"等词汇。"内省"这个词早期被翻译为冥想(Jenkins,2008),表明道家方法从根本上是基于冥想的,而不是严格限于坐着冥想。道家冥想旨在打断智力推理过程的精神集中练习,并排除无关的想法(除了冥想的主题),同时意识被提高。"内省"作为道教的一种修行,其隐含的目的是达到开悟,它不像其他方法那样,强调对神圣文本和哲学话语的解读。相反,"内省"强调直接的开悟体验,道家称之为"顿悟",旨在"直接指向人的心灵,洞察人的本性"。从整体上看,"内省"是指静坐冥想和关注身体性质的传统运动的结合,这类运动以太极拳为代表。(2)太极拳是一种"正念"活动。伴随着太极拳世界范围内的传播,"正念"研究被西方学者所重视,西方人将太极拳这类活动统称为正念活动(Mindfulness)。Kabat-Zinn(1990)将"正念"定义为:时刻注意当下的意识变化,以一种非评判、非反应和开放的方式专注于当前时刻的意识状态;Schmidt(2011)将"正念"定义为:一种灵性活动,并且,正念活动被用来治疗自我认知障碍方面的心理疾病。铃木(1958)认为在"正念"的意识活动中,事物的二元对立性发生了超越,所有的对立和矛盾都"和谐的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她将正念活动形容为"毫不费力的努力",通过这种努力消除对自己的价值评判,实现个人心理层面灵性的自由。运动心理学家Jackson (1999)将这种难以理解的超验体验称之为"心流体验"。正念的练习目的是为了获得这样一种心流体验,即降低或消除自我意识,将意识引向安静状态中的身体。(3)"正念"与太极拳练习的三个阶段。对于"正念"的练习过程,宋代青原行思阐释描述为三个阶段"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见山还是山"。第一阶段:正身("见山是山"):在太极拳站桩练习中,通过将意识有目的地专注身体各部位,练习者严格遵守站桩中的身体规则,即"虚领顶劲、下颌内收、舌抵上腭、沉肩坠肘、含胸拔背、敛臀收腹、屈膝下蹲"以帮助集中精神。第二阶段:忘身("见山不是山"),在这个阶段,练习者外在身体形态已定型,他们的动作显得更加放松,不必要将意识停留在身体层面,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呼吸上,此时,从外表看,练习的是身体,其实不单单是身体、更重要的是呼吸练习。第三阶段:忘意("见山还是山"),在这种状态下,呼吸也不用注意了,意识进入真空状态,脑海里所有的概念全被抛弃。此时,意识和身体均回归到原始形态,达到了自然、和谐的统一。(4)太极拳习练者最初的阶段是有点机械地练习技巧,随着技能的不断完善,意识的转移也在不断地进行,最后,技能达到自动化水平,意识也停止了转移并停留在"真空"状态。这种通过太极拳身体练习,转移意识,实现身体与意识和谐统一的能力就是正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