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壳面纹理特征的圆形硅藻种类自动识别

来源 :庆祝中国藻类学会成立30周年暨第十五次学术讨论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d013wy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藻类的自动识别技术主要集中在根据藻类外部轮廓特征进行分类,这是因为在藻类的各类图像特征中,轮廓特征是一种最直观、最易于被接受的藻类识别方法。大部分硅藻具有形态各异的外部轮廓特点,轮廓为圆形的硅藻是浮游硅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此类型的硅藻仅通过外部轮廓特征是很难进行区分的,因此,通过其壳面的纹理特征进行分类判断是对此类型硅藻进行自动识别的有效途径。本文提出了基于硅藻壳面显微图像纹理特征对圆形硅藻的自动识别方法。该方法通过对圆形硅藻显微图像进行分割、分割校正、傅立叶频谱特征提取、颗粒度测定、特征提取等步骤,采用基于误差反向传播算法的多层前馈网络对圆形硅藻进行识别。本文选择了4个属的圆形硅藻:圆筛藻属(Coscinodiscus)、蛛网藻属(Arachnoidiscus )、小环藻属( Cyclotella )。辐桐藻属(Actinoptychus)作为纹理分类的训练及测试集。其中圆筛藻属有三种:小眼圆筛藻(Coscinodiscus oculatus)、库氏圆筛藻( C. kuetzingii )、辐射圆筛藻(Coscinodiscus radiates),每种藻的样本数为13张。研究结果表明,这6个硅藻种类在壳面纹理特征上既存在属间差异,也存在种间差异,测试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方法识别率可以达到96.2[%],本文研究为开展浮游硅藻类的基于图像特征的显微自动识别做了有效的尝试。
其他文献
本文研究葡萄(Vitis vinifera)对硒的吸收和积累特性,阐述了一种富有机硒葡萄的生产方法。研究测定了葡萄不同部位的总硒及有机硒含量。结果表明:葡萄果肉总硒、有机硒含量较不施肥均有明显增加。此外,本文对富硒葡萄的开发背景及应用前景进行了概述。
为了给制备生物柴油提供高含油率、光合效率高、易收获的微藻,通过基因操作反义抑制念珠藻7120的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基因的表达,使油脂含率比野生型提高了54.7[%]。本研究用氧电极测定其光合作用放氧速率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变化,单因子地探索了最适生长条件;并与野生型和转空质粒的细胞作了比较。结果表明,在饱和光强下,反义工程藻的光合速率高于野生型和转空质粒型的细胞;光饱和点比野生型和转空质粒细胞低。
巢湖是中国第5大淡水湖,位于安徽省中部。为了防治蓝藻水华,必要的前提是要了解蓝藻水华的发生发展规律,并能定量地估计其严重性。为了简易和准确地检测有害蓝藻,正在建立一些新技术。本文报道通过这两年在巢湖现场的取样、测定,得到的对巢湖蓝藻水华发生发展的初浅了解。
水华鱼腥藻在国内外发生的蓝藻水华中经常有报道。这是一种具有异形胞的丝状体蓝藻,有固氮的功能。这种有害蓝藻能合成鱼腥藻毒素,对人类和动物神经系统有毒害作用。鱼腥藻毒素是第一个得到分离和鉴定的蓝藻毒素。本研究把巢湖的水华鱼腥藻在实验室分离纯化后,用氧电极测定它在不同光照、温度、pH,盐度、氮素等条件下的光合放氧速率。水华鱼腥藻光合作用的光强曲线表明,它的光饱和点为96.29μmol/m2·s2,光补偿
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在我国富营养化的水体中普遍存在。在太湖中可能是常年的优势种,在滇池和巢湖中可能与绿色微囊藻( Microcystis. viridis)轮流占优势。这种有害蓝藻产生的微囊藻毒素(MC)主要伤害人体的消化系统特别是肝,引起肝炎、肝癌。本研究把太湖采集的铜绿微囊藻,在实验室分离纯化后,用氧电极测定它在不同光照,温度,PH,盐度和氮素等条件下的光
汤佩松院士是我国植物生理学的创始人之一,主要从事呼吸代谢、光合作用、水分生理等领域的研究。本文回顾了汤佩松院士对对藻类学一些研究,汤老在前期进行藻类学研究时,主要是利用小球藻在实验时容易操作,因此他可在简陋的条件下开始工作,并把主要精力放在实验设计、数据处理上。在70年代后,他开始细致地了解蓝藻的特性。从藻细胞的简单结构和多种功能,他得到启发,发展了自己的学术思想,希望充分利用藻类来解决社会的迫切
金藻类(Chrysophytes)的研究已有200多年的历史。Pascher(1914,1931)在比较形态学的基础上,发展了Blackmann在1900年提出的藻类并行进化理论,建立金藻门Chrysophyta,包括金藻纲Chrysophyceae,黄藻纲Xanthophyceae和硅藻纲Diatomophyceaea,其后Huber-Pestalozzi在1941年出版的金藻类专著。“DasP
本研究对大亚湾大鹏澳的鱼类和贝类养殖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环境因子、甲藻孢囊形成及贝类体内麻痹性贝类毒素(PSP)的含量进行了周年调查,以了解典型养殖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特征,揭示该海域养殖水体中甲藻孢囊形成率的季节变化,同时分析了影响贝类积累PSP毒素的各种因素,为广东沿海水产养殖区进行赤潮防治和海产品安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大亚湾的温度和盐度处于适合浮游植物生长的变化范围内,并且影响浮游植物的季节
本研究于2007~2008年对大鹏湾盐田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相关环境因子进行了周年调查,本次调查显示近年来大鹏湾盐田海域水体中营养盐含量水平明显升高,特别是氮营养。总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的周年变化范围分别为27.24~521.75μg/L和3.00~49.38μg/L,周年平均值分别为265.00μg/L和20.93μg/L。氮与磷的比值(N/P)季节波动明显,变化范围为3.97~126.08,周
近几年来,作者对我国海洋绿藻顶管藻目Acrosiphoniales Kornmann ex Silva(1982)进行了分类学研究。介绍了目前此目的顶管藻科绵形藻属和尾抱藻属。并对这些藻类植物的形态做了简要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