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导航
文档转换
企业服务
Action
Another action
Something else here
Separated link
One more separated link
vip购买
不 限
期刊论文
硕博论文
会议论文
报 纸
英文论文
全文
主题
作者
摘要
关键词
搜索
您的位置
首页
会议论文
环澳大利亚板块俯冲带的俯冲作用及对其内部应力场的影响
环澳大利亚板块俯冲带的俯冲作用及对其内部应力场的影响
来源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一届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uhuy
【摘 要】
:
本研究采用伪三维有限元模型,利用WSM2003观测应力场水平最大应力取向和应力状态作为主要约束,对印度-澳大利亚的板内应力场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印度和澳大利亚板块构造应力场
【作 者】
:
魏东平
冯向东
【机 构】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科学学院,北京,100049
【出 处】
: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一届年会
【发表日期】
:
2005年期
【关键词】
:
亚板块
俯冲带
俯冲作用
应力场水平
澳大利亚
印度
有限元模型
构造应力场
动力学机制
最大应力
应力状态
数值模拟
内应力场
特征
三维
取向
观测
边界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下载此文
赞助VIP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采用伪三维有限元模型,利用WSM2003观测应力场水平最大应力取向和应力状态作为主要约束,对印度-澳大利亚的板内应力场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印度和澳大利亚板块构造应力场的特征及其动力学机制,探讨印度-澳大利亚板块所受边界力对板块内部应力场的影响.
其他文献
极地雪藻对紫外辐射的生理适应性研究
用不同剂量的紫外线辐射极地雪藻ChlamydomonasNivalis,测定了致死率、色素含量、蛋白质和总脂含量以及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变化.结果表明,极地雪藻具有较强的抵抗紫外辐射的能
会议
极地雪藻
紫外辐射
色素含量
生理适应性
中国及邻区勒夫面波层析成像
本研究利用中国数字化地震台网(CDSN)的44个台站及IRIS23个国外台站的大量面波资料,从中选取震级大于5.0、噪音小、面波波形清晰、频散特征明显的长周期三分量记录3300多条,
会议
中国大陆
及邻区
数字化地震台网
台站
频散特征
面波波形
分量记录
周期三
资料
震级
噪音
选取
路径
松潘地块-西秦岭造山带岩石圈结构基本特征——深地震反射剖面揭露与位场多尺度分析
为揭示松潘地块-西秦岭造山带岩石圈结构、构造属性及其横向变化,为该区油气资源潜力评价提供重要依据,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和中石化公司资助下,本文开展了“松潘地块北缘岩石
会议
Pattern Synthesis and Polarization Optimization of a Conical Array
A feasible method for synthesizing millimeter-wave conical array and optimizing low cross-polarization is proposed.Starting from the far-field superposition pri
期刊
superposition
Polarization
synthesizing
desired
mutual
quantities
conformal
coor
中国东北地区的地幔各向异性
SKS是一种穿过地球内核在核幔边界转换而成的剪切波,根据SKS分裂特性的分析,可以发现地球深部构造上的动力学信息.本文使用的资料是由多个台网的台站记录组成的.中国国家数字
会议
济阳坳陷热岩石圈厚度研究
热岩石圈界面是地球内部一个重要的构造和物理界面,地热学将它定义为以传导为其根本热传递方式的地球固体外层与以热对流为特征热传递方式的下伏软流层之间的分界面.地球科学
会议
西北太平洋俯冲带间断面的研究
西北太平洋俯冲带是研究俯冲海洋板块与上地幔间断面之间相互作用的理想区域,在俯冲带的边缘地区,俯冲到地幔的冷物质会导致上地幔410km和660km不连续间断面的深度的变化.660
会议
西北太平洋
俯冲带
上地幔间断面
海洋板块
不连续间断面
分层模式
地幔对流
边缘地区
物质
区域
理想
岩石圈条件下岩石脆性破裂规律的研究及其应用
岩石圈岩石在相应温度压力状态下的流变机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目前在实际确定岩石圈流变一维性质的时候,大多数作者都没有考虑摩擦滑动与脆性破裂机制的转换,而是直接考
会议
岩石圈流变
岩石脆性破裂
破裂规律
破裂强度
摩擦滑动
应变率
温度
转换
压力状态
破裂机制
摩擦定律
流变强度
资料
一维
收集
蠕变
基础
东亚及西太平洋地壳上地幔P波和S波三维速度结构
本文研究的区域是东亚及西太平洋地区,为经度60°E至140°E、纬度10°S至60°N范围内的区域.该区域内的地貌和地质构造以其复杂多样性而倍受研究者关注.同时,这种浅部的复杂
会议
近地表低速层与接收函数反演
接收函数是研究速度结构的一种有效手段,自Langston1979年提出来以后,不同的研究者将该方法进行了推广和发展,并用此方法研究了国内外许多地区的地壳及上地幔的速度结构和间
会议
与本文相关的学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