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稠杂环设计的近红外荧光pH探针

来源 :第十八届全国分子光谱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ngzhichao12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射波长位于近红外区(650~900nm)能有效避免生物体自发荧光的干扰,降低对生物体的光损伤,并能更深地渗透到组织内部,因而近红外发射的荧光探针在生物检测领域受到极大关注.目前所发表的近红外pH探针大多是基于多甲基菁,半菁荧光团所设计的,局限性较大.故一种基于Rhosamine荧光团的新型pH探针6和7被设计并合成,其中探针6的发射波长为675nm,达到近红外区;而探针7的发射波长更是红移到750nm,完全处于近红外区.相较于目前被广泛报道的检测范围处于pH8.0~4.0之间的中性或者半酸性pH探针,该类探针可在更酸的范围内进行检测,当pH值从4.8变化到1.6时,两个探针均表现出上百倍的荧光增强效果.
其他文献
通过水热技术合成得到一个基于[Mo3O10]2-簇单元构筑的一维钼配位聚合物[Cu(phen)(H2O)2(Mo3O10)]n(1)(phen=1,10-邻菲罗啉).Phen配体通过氢键作用将前后与上下空间位置相邻
以聚丙烯酰胺、甲醛、二级胺为原料,通过Mannich反应,合成了二甲胺、二乙胺和哌啶修饰的聚丙烯酰胺.对该系列二级胺修饰的聚丙烯酰胺进行FTIR表征.
酶促反应过程中,酶活力的测定可利用红外光谱技术获得,其原理是基于反应过程中,底物与产物特征吸收峰强度的增加或减少来反映酶催化的效率.首先概述了红外光谱在生物酶活力测
利用荧光光谱法和圆二色光谱法,从分子水平上研究了芳基钌类抗肿瘤药物与人血清白蛋白的作用机制,探讨了其作用机理、作用位点等信息,以及芳基钌类抗肿瘤药物对人血清白蛋白
以柠檬酸三钠为稳定剂,用水合肼还原硝酸银,制备了稳定性较好的红色纳米银胶(AgNR).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共振瑞利散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对其进行了表征.用紫外可见分光
为进一步探索基于二维红外相关谱在判别掺杂牛奶方面应用的可行性与潜力,将二维红外相关谱与核隐变量正交投影算法相结合,发展了一种快速、高效的掺杂牛奶判别方法.采集64个
在pH7.4Tris-HCl缓冲溶液中,利用荧光光谱法等多种光谱学方法并结合分子模拟技术研究了食品抗氧化剂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与小牛胸腺DNA(DNA)的结合作用.TBHQ与DNA相互作用的
红外光谱法具有样品用量少、分析速度快、不破坏试样、灵敏度高及重复性好等特点,可通过特征吸收谱带的峰形、峰位及峰强的变化来鉴定未知物的分子结构组成及确定其化学基团
通过烷基化反应合成了7种N-羟乙基苯胺类化合物,并对其红外光谱进行了研究.系统比较了反应前后原料和产物的红外光谱,讨论了产物的主要红外吸收谱带和特征随化学结构变化的一
按照量子力学中的泡利原理,所有分子,当其中相同原子的原子核的自旋不为零时,都具有不同的原子核自旋变体.分子的原子核自旋变体有相同的化学元素和结构但可能有许多不同的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