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 (Fabricius)是世界范围内麦类作物上的重大害虫.除麦类作物外,该虫还可在很多杂草寄主(如早熟禾等)上取食和繁衍.这些寄主植物的自然选择能导致
【机 构】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 (Fabricius)是世界范围内麦类作物上的重大害虫.除麦类作物外,该虫还可在很多杂草寄主(如早熟禾等)上取食和繁衍.这些寄主植物的自然选择能导致该虫的种群分化,并可能导致寄主专化型的产生.因此,在陕西和青海从多种寄主植物上采集了麦长管蚜样品,并基于生活史、微卫星分子标记和次级内共生菌对这些种群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在所有测试寄主中,来自小麦的该虫种群在小麦上增长率最快,其次是大麦和燕麦上,而在黑麦草和鸭茅上的增长率较低.各测试种群在转寄主前后的生活史特征发生显著改变,说明不同寄主来源种群呈现一定程度的分化.该虫的大麦种群比燕麦种群对来源寄主具有更高的专化性,并且该虫的适合度随着其专化程度的升高而增加.对重要生活史参数的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在小麦上所有测试蚜虫基因型形成5个聚集群,在大麦上形成4个聚集群,在鸭茅草上形成3个聚集群,在黑麦草上形成6个聚集群.基于微卫星标记的遗传分化结果表明,同一地方小麦和大麦上的麦长管蚜种群间遗传分化程度较低,而它们与燕麦上种群间的遗传分化程度较高.寄主植物对共生菌Regiella insecticola的感染率影响显著,而地理位置对3种共生菌(R.insecticola,Hamiltonella defensa和Rickettsia sp.)的感染率影响都显著.因此,寄主植物和蚜虫次生内共生菌都能在麦长管蚜的种群分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分化机制和具体原因都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其他文献
马铃薯甲虫是一种重要的国际检疫性害虫,广泛分布于欧美和亚洲地区(Hare,1990).对马铃薯等茄科作物会造成毁灭性的危害.传入我国新疆部分地区后,对当地的马铃薯产业造成
[目的]应用新型药剂18%卷螟杀3号防治稻纵卷叶螟Cnaplocrocis medinalis的田间防治效果,为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喷雾法,将18%卷螟杀3号设3个剂量处理30、50、80 mL/
[目的]通过研究植物源药剂对枸杞蓟马的增效作用,研制出防治枸杞蓟马的植物源农药.[方法]采用浸叶药膜法,测定了8种植物源农药单剂及其混剂对花蓟马Frankliniella intonsa
为探讨褐飞虱翅二型分化和发育相关的调控机制,本实验采用双向电泳结合基质辅助质量飞行时间串联质谱(MALDI-TOF/TOF-MS/MS)等方法,初步对长、短翅型褐飞虱雌虫的全蛋白组
转基因生物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可能带来了由于转基因环境释放所造成的环境风险问题.过去,我国转基因作物生态环境风险评价的焦点主要集中于转基
地球上的生物无时无刻不受着地磁场的影响,而地磁场变化对生物生命活动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昆虫作为地球上种类最多的生物之一,研究磁场影响下昆虫的生长发育
转Bt基因作物在害虫控制、降低农药使用量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其大规模商业化种植后,可通过植物残体、根际分泌物以及花粉等向土壤中释放Bt杀虫蛋白,因而存在着潜在的生态
应用固相微萃取方法分别收集黄曲条跳甲Phyllotreta striolata Fabricius雌雄成虫的虫体及其寄主植物挥发物,用GC-MS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显示,雌虫和雄虫挥发性物质含有
我国的小麦生产长期以来受到干旱和病虫害的困扰,其中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Fabricius)的危害尤为突出。气候变暖背景下我国西北地区暖干化加速,为麦长管蚜种群分化提供
桉袋蛾4canthopsyche subferalbata Hampson属鳞翅目,袋蛾科.最早发现于桉树上,现广泛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省,危害多种棕桐科植物、桉属植物以及柚木等多种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