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分析了细辛、五倍子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细辛,别名华细辛、盆草细辛,马兜铃科、细辛属多年生草本。功能主治: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五倍子,又名百虫仓、百药煎、桔子,敛肺降火,涩肠止泻,敛汗,止血,收湿敛疮。细辛,粉碎,适量外敷是神阙穴,每日一次;五倍子粉碎,适量频敷患处。细辛、五倍子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2例,取得满意疗效。
【机 构】
:
广南县中医医院皮肤科,云南广南663300
【出 处】
:
第三届兰茂论坛暨2016年云南省中医药界学术年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分析了细辛、五倍子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细辛,别名华细辛、盆草细辛,马兜铃科、细辛属多年生草本。功能主治: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五倍子,又名百虫仓、百药煎、桔子,敛肺降火,涩肠止泻,敛汗,止血,收湿敛疮。细辛,粉碎,适量外敷是神阙穴,每日一次;五倍子粉碎,适量频敷患处。细辛、五倍子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2例,取得满意疗效。
其他文献
汗证是临床上常见的病症之一,历代医家在临床上根据汗证的病因病机概括了许多治疗方法,较常见的方法有益气固表法、收敛止汗法、调和营卫法、滋阴降火法、清热止汗法等,其治疗方法大都根据人体的气血阴阳,寒热虚实来确立.但在临床实践中对一些汗证用以上的一些大法治疗效果很差,导师在临床上治疗一些汗证,通过辨证论治采用温阳化饮利水的大法治疗往往取得预想不到的疗效.对这种汗证从饮论治,其他医家还未及论述.针对导师的
目的:分析探究中西医结合方案干预老年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为人数相等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西医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结合应用中医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进
喘证是以呼吸急促,甚至张口抬肩,不得平卧,鼻翼扇动为特征的一种病证.喘证即是一个独立的疾病,也可表现为多种疾病的一个伴随症状.它是临床的上一个常见的症状及体征,尤其在冬春之季好发于老年人群中,随着老龄化的日益加重,其在临床中将更加多见.然而西医在治疗喘时常常用抗生素及大量的激素,有其较大的局限性及副作用.因此中医辩治喘将大有可为.仲景所著《伤寒论》及《金匮要略》在对喘的辨治的阐述中,既言证候,又指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俗称"冠心病",是冠状动脉发生粥样及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参附注射液,是临床上常用于急救的中成药针剂,本文通过对参附注射液中红参和附子两种主要成分的中药理论研究,来探讨其对于临床治疗冠心病的一些体会。
缺血性中风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危重疾病,尽管国内外相关研究已取得长足进步,但因缺血性中风而致残、致死率一直居高不下,因此依然是未来国际脑研究关注与探索的重要领域.由于瘀血贯穿于缺血性中风的全过程,重视其发病环节、时间窗以及治疗方法的选择与应用对于提高活血化瘀研究的应用价值具有重要意义.活血化疲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方剂选择也应“因人而异”或“因病而异”。
肺炎支原体感染是儿科常见疾病,且随着气候变化及生活环境改变,近年有不断上升的趋势.本文综述了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病原学及流行病学概况、致病机制和抗生素治疗、雾化治疗、激素治疗、免疫治疗的方法.概括了中医辨证论治五则治法及方药,包括清热解毒,宣肺平喘,清热利湿、祛痰止咳,活血祛瘀、清肺化痰,扶正固本、止咳化痰,养阴润肺,清燥止咳等,对临床有一定参考借鉴。
痹证是因脏腑、经络痹阻不畅,以全身各关节肿痛、破坏为临床表现的免疫系统疾病.中医对该病认识较早,论治方法众多,但从脾胃而论治者甚少,脾胃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乏源,则筋失濡养、骨失髓养、皮肉腠理疏松则易感受外邪发而为痹,中央脾土衰弱,痰湿自生,瘀阻经络,加之正虚无力抗邪,内外湿合发为痹证.可见脾胃虚弱在痹证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脾胃理论的起源、理论基础、临床运用
溃疡性结肠炎(UC)的发病位置在直肠、结肠,属于慢性炎症疾病,并且病程长、易复发、难治愈以及并发症多等临床特点,作为疑难病症,溃疡性结肠炎已经被列入WHO难治病症之一,而随着生活习惯的迅速改变和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这种疾病在中国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溃疡性结肠炎在中国传统医学中属于"肠澼"、"泄泻"等范畴,本病病因复杂,多与六淫邪气,饮食和情志变化相关.钟传华教授擅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血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基本物质,两者互根、互生、互化、互用、互动,是气血调和的理论依据.艾滋病是由感受毒邪(艾滋病病毒)之后,其潜伏于体内,致使体内正邪相争的一种疾病.艾滋病无症状期较长,大约6-8年,临床上无明显症状.但病久必损伤机体气血,气血失和,则免疫功能低下,进而发展为艾滋病期,出现机会性感染甚至死亡.在艾滋病无症状期运用中医药调和气血、辅助正气进行治疗,
"谨守病机"、"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是中医先贤留给后人的宝贵辨证思想,通过几则病案的治验,探讨在临证中如何体现中医特色,治疗疾病,保障健康,从而达到保生长全的目的.温病是一类因感受温热之邪而引起的以热象偏重,易于化燥伤阴为特点的急性外感疾病,类似于西医急性感染性疾病,多有高热不退,反复难愈的情况。本文例举病案表现的阳热症状,当属《内经》壮火的范畴,本文3例为西医治疗乏效而转以中医取效,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