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扩展有限元法(extended finite element methods,XFEM)的理论框架下,研究了外载荷随时间变化的稳定裂纹尖端动应力强度因子(dynamic stress intensity factors,DSIFs)的求解方法.此种情形的裂纹尖端渐进场与静态情形完全类似,但应力强度因子(stress intensity factors,SIFs)随时间变化,因此,静力XFEM裂尖
【机 构】
:
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南京210098;河海大学力学与材料学院,南京210098 河海大学力学与材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扩展有限元法(extended finite element methods,XFEM)的理论框架下,研究了外载荷随时间变化的稳定裂纹尖端动应力强度因子(dynamic stress intensity factors,DSIFs)的求解方法.此种情形的裂纹尖端渐进场与静态情形完全类似,但应力强度因子(stress intensity factors,SIFs)随时间变化,因此,静力XFEM裂尖改进函数仍然适用.
其他文献
对纳米流体在微通道内的动量和能量传输过程进行了模拟.数值模拟的结果表明,微通道内粒子的分布具有强非定常性和非均匀性.纳米粒子的轨迹形状具有显著的分形特征,某些粒子会在不同流体层中转移,从而引起其速度、温度发生显著改变.在低雷诺数下,流体速度和温度分布显示出明显的波动特征.研究了纳米流体的流动和热传输过程,分析了纳米粒子的体积分数的影响,在基液中添加纳米粒子能够有效增强流体的传热特性.
基于模拟颗粒凝并方程的一致性条件,提出一类新的异权值模拟颗粒凝并准则来优化凝并过程的Markov步进模型.模拟结果表明,Markov步进越大,计算效率越高,但精度降低.进一步讨论了PBMC方法统计精度的改善、PBMC方法的加速、PBMC方法扩展用于模拟颗粒破碎、冷凝/蒸发、成核、沉积、烧结等动力学事件或同时发生的多个动力学事件、PBMC实现多变量颗粒群平衡模拟、PBMC与CFD耦合实现多维颗粒群平
利用高速摄影技术对水液滴碰撞流动水液膜的现象与特性进行了可视化实验研究,分析了皇冠喷起和中央喷射特性与液滴碰撞韦伯数和液膜流动雷诺数之间的关系.
采用直接数值模拟并结合Lagrange点-粒追踪方法描述流动和粒子运动,建立两相之间的动量与热量耦合模型,研究微颗粒-湍流在热环境下的相互作用,分析颗粒尺度、物性和热物性参数与湍流调制和传热的关系.
采用等应变增量为1×10-3,加载段的应变速率为10-3s-1的重复完全加卸载试验.得到了不同钢纤维含量的钢纤维混凝土的重复加卸载应力-应变全曲线,对全曲线的包络线特征,峰值应力与应变,加卸载曲线特征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重复加卸载包络线的外形和单调加载的情况较为一致,相对静力条件下的峰值应力,重复加卸载的峰值应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系统地进行了C30混凝土在10-5s-1,10-4s-1,10-3s-1这3种应变速率下C30混凝土分别在一向侧应力为0MPa,2.8 MPa,5.6 MPa,8.4 MPa,11MPa下的双轴压缩试验,对比分析了混凝土在不同侧应力下的强度,变形特性以及弹性模量等力学性能.
对不同钢纤维含量的4种混凝土分别进行了加载速率为10-5s-1,10-4s-1的单轴拉伸试验.结果表明:普通混凝土试件的破坏面比较光滑,钢纤维混凝土试件的破坏面则相对粗糙,钢纤维混凝土试件破坏截面面积较普通混凝土更大,且同一应变速率下,随着钢纤维含量的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逐渐增大,但当钢纤维含量超过2.0%后,钢纤维混凝土抗拉强度的增长幅值有所下降:同一种钢纤维含量的混凝土,混凝土的抗拉强度随着
通过自然湿度和水饱和混凝土在10-5s-1,5×10-5s-1,10-4s-1,5×10-4s-1这4种应变速率下的单轴压缩试验,对比分析了两种湿度混凝土的强度,变形特性以及弹性模量等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水饱和混凝土的峰值应力,峰值应变较自然湿度混凝土减小,弹性模量较自然湿度混凝土增加,且水饱和混凝土破坏机理较自然湿度混凝土有所不同.
采用超声波技术,通过波幅衰减现象证实了混凝土黏性效应的存在.通过多轴压缩实验,发现了混凝土应力应变屈服面的存在,证实了混凝土的塑性性质与应力状态密切相关.根据孔隙压溃的塑性机制,采用Eshelby等效夹杂理论,给出了混凝土由黏弹性向弹塑性转化的应力三轴度的临界值.
通过钻心取样的方法,钻取直径为50mm的岩芯作为骨料,并浇筑150mm×150mm×500mm的单骨料混凝土试件,经过28天标准养护后,切成厚度为50mm的劈拉试件.用高速数字图像相关的光测方法测量劈拉试件的开裂过程,基于测得的裂缝周边骨料,砂浆的应变场分布规律,构造一个与分相材料弹性模量,分相材料面积含量相关的位移场分布函数,建立基于试验的混凝土开裂本构理论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