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随着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和教育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教育文件,学校的体育教育工作得到了更多的关注与重视,体育教师的地位和待遇普遍得到了提高。中学阶段是学生成长发育的重要时期,身体健康永远是第一位的,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是体育教师教学的基本任务。在当今高素质教育背景下,只有增强体育教师对自身职业的认同感、自豪感,才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体育教学工作中。中学体育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提高教师的素质能力、教学能力与教师专业化的主要因素,同时也是影响体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变量。所以,提高中学体育教师的职业认同、教学效能感与工作投入是培养中学体育教师专业化的主要途径。本文通过对中学体育教师职业认同、教学效能感与工作投入之间的现状以及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根据研究分析的结果构建了理论模型,模型的建构从理论上对中学体育教师职业认同、教学效能感与工作投入的研究提供了不同的研究视角和方法。通过研究明确中学体育教师职业认同、教学效能感与工作投入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利于提高中学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专业发展,有利于中学体育教师形成良好的学习文化氛围,提高中学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有利于有关教育部门关注与重视中学体育教师。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本文主要通过中国知网(CNKI),采用高级检索的方式,以"教师职业认同""教师教学效能感""教师工作投入"等为主题并且含"体育"进行检索;查阅国务院、教育部、体育总局等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相关法规文件,了解目前国家的最新政策,以亟待解决的问题为切入点,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总结。2、问卷调查法调查问卷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山西省中学体育教师的基本信息调查。第二部分为山西省中学体育教师职业认同的基本情况调查。第三部分为山西省中学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基本情况调查。第四部分为山西省中学体育教师工作投入的基本情况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共发放420份问卷,其中电子版问卷发放268份,回收268份,有效问卷226份,有效率为84.33%。纸质问卷发放152份,回收132份,有效问卷112份,有效率为84.85%。3、逻辑分析法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归纳等方法,了解山西省中学体育教师职业认同、教学效能感与工作投入的现状,分析山西省中学体育教师职业认同、教学效能与工作投入三个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4、数理统计法本文运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所收集的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运用AMOS21.0搭建结构方程模型并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同时运用建立的有关模型进一步探讨职业认同在教学效能感与工作投入之间的中介作用,运用EXCEL表格软件对数据结果进行图表的制作。研究结果:(1)中学体育教师总体的职业认同程度较高。2013年山西省的中考体育成绩从30分加到了50分,2014年5月教育部规定学生的体测成绩将进入学生档案,并作为升学的重要参考,都体现了国家对于学生体质健康的高度重视,提升了中学体育教师对自身的职业认同。(2)中学体育教师总体的教学效能感位于中等偏上水平。国家主动适应教育现代化对教师队伍的新要求,不断提升教师的教育质量,山西省每年也会提供各种体育教师培训的机会,来提高中学体育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和专业发展,(3)中学体育教师总体的工作投入程度较高。体育教师要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养成终生锻炼的好习惯,在工作中容不得半点马虎。当自己的学生表现优秀时,会觉得自己的教学工作非常有意义并为之感到自豪,愿意付出更多的努力,接受更多的挑战。(4)中学体育教师职业认同、教学效能感与工作投入三个变量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中学体育教师职业认同与教学效能感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中学体育教师职业认同与工作投入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中学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与工作投入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即中学体育教师的职业认同水平越高,教师教学效能感水平就越高,教师工作投入程度就会越高。这三个变量之间既具有相关性,又具有独立性。(5)中学体育教师的职业认同在教学效能感影响工作投入中发挥完全中介作用,即中学体育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对工作投入的影响并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职业认同间接来提高中学体育教师的工作投入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