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PICC导管是一种经外周静脉插入上腔静脉的导管,利用PICC导管可以将药物输注在血流量大、流速快的中心静脉,避免患者因长期输液或者输注高渗性、有刺激性药物对血管的损害.PICC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使静脉输液更加方便,提高了护理安全,同时也减轻了护士工作的压力.
【机 构】
:
第三军医大西南医院肿瘤科 400038
【出 处】
:
中华医学会第十一次全国放射肿瘤治疗学学术会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PICC导管是一种经外周静脉插入上腔静脉的导管,利用PICC导管可以将药物输注在血流量大、流速快的中心静脉,避免患者因长期输液或者输注高渗性、有刺激性药物对血管的损害.PICC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使静脉输液更加方便,提高了护理安全,同时也减轻了护士工作的压力.
其他文献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具有操作简便、维护简单、留置时间长等优点,特别对于肿瘤病人,PICC置管可以避免经外周静脉输入发疱性药物引起的化学性静脉炎或渗漏性损伤的危险,因此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目的 探讨图像引导下放疗围在线图像配准中护理干预的意义.方法 对128例接受图像引导下放疗患者图像配准前、中、后进行护理干预.结果图像引导下放疗结合护理干预后患者焦虑、恐惧现象明显下降,顺利完成图像配准和治疗.
目的 探讨头颈部肿瘤病人同步放化疗期间睡眠状况及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改善病人睡眠质量.方法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自行设计的影响睡眠因素调查表对本院200名头颈部肿瘤同步放化疗治疗期间病人进行问卷调查,以PSQI得分>7为睡眠障碍的标准.
目的 观察宫颈癌患者放疗后所致的不良反应,如神经系统反应、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放射性阴道炎、外阴炎、宫颈粘连、宫腔积脓、放射性皮炎、放射性膀胱炎、放射性直肠炎等,探讨预防及减轻其毒副反应的护理方法.
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一直位居女性肿瘤首位.据国外研究报道,乳腺癌患者在接受化疗后出现的癌因性疲乏明显高于其他癌症患者,且疲乏程度会随着化疗疗程的进展而加重[1].且由于术后乳房缺失及化疗等造成自我形象改变,以及因此对婚姻及家庭生活的影响而产生特有的心理问题加重了疲乏程度,且这种疲乏在患者治疗后的很长时间甚至数年内仍然存在[2],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3],因此,其干预也越来越受到肿瘤护理人员
目的 肿瘤病人在放疗期间难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反应,为了保护好放射区的皮肤,我们应该如何应对、缓解皮肤反应方法 在放疗之前我们应该提前告知病人在放疗期间可能会有皮肤反应,并交代病人注意应穿内衣要宽松、柔软,最好是纯棉吸水性强的带纽扣的可敞开内衣.在每次脱衣服时以减少对局部皮肤的摩擦、潮湿等刺激.
目的 观察维生素B12联合远红外线防治盆腔肿瘤急慢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疗效.方法 将100例需要放射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50例给予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50例为实验组,在放疗开始的第1天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维生素B12注射液外涂会阴部易损伤皮肤,浓度0.25mg/ml;再用远红外线灯(重庆中医医用仪器有限公司神马牌)对准放射野皮肤易损伤部位,温度为28-32摄氏度,灯距为40cm,每次25分钟,
目的 探讨图文式健康教育手册在鼻咽癌放射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将160例进入鼻咽癌放射治疗临床路径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从患者入院开始使用图文式健康教育手册,护士同时进行口头、图片、文字等健康宣教.
目的 人口结构老龄化和家庭结构空巢化是我国社会发展中面临的全局性问题,随着疾病谱的转化,老年肿瘤患者与日俱增,接受放射治疗的空巢肿瘤患者由于缺乏家人日常照顾与情感慰藉以及住院后居住环境的改变、疾病的折磨,导致多数患者出现情感障碍,严重影响放射治疗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生活质量,本研究通过对空巢肿瘤患者放射治疗期间实施全程健康宣教处方模式护理干预,旨在探讨改善患者放疗期间情绪状况及提高生活质量的护理方法.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复发放疗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 对20例恶性肿瘤复发放疗住院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干预进行护理.结果 20例恶性肿瘤患者全部按预定治疗计划完成放疗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