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土地细碎化是目前限制农民机械技术采纳行为的主要因素之一,因而部分学者提出,通过土地流转,将有助于刺激土地流入户的机械技术采纳行为,但也有部分学者的观点与此相悖.文章认为,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土地流入与机械技术采纳行为之间还存在居间变量--地权稳定性和农地存量,随着居间变量的不同,土地流入对机械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作用也将不同.基于此,文章从理性小农出发,构建了理论模型,并利用冀、豫、鲁三省的实
【机 构】
:
华南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广州,510642 中国农业科学院 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北京,1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细碎化是目前限制农民机械技术采纳行为的主要因素之一,因而部分学者提出,通过土地流转,将有助于刺激土地流入户的机械技术采纳行为,但也有部分学者的观点与此相悖.文章认为,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土地流入与机械技术采纳行为之间还存在居间变量--地权稳定性和农地存量,随着居间变量的不同,土地流入对机械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作用也将不同.基于此,文章从理性小农出发,构建了理论模型,并利用冀、豫、鲁三省的实地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第一,在不考虑地权稳定性和农地存量时,土地流入对农业机械技术采纳行为不存在显著的影响作用;第二,在考虑居间变量后,土地流入户的技术采纳行为将受到地权稳定性和农地存量的影响.
其他文献
佛教大小乘戒律和康德的诫律并不完全相同,大小乘戒律之间也有区别,要探讨彼此间的差异,从社会学意义上考察佛教戒律和康德诫律之间的异同,是一条比较恰当的研究路径.并进而探讨菩萨杀人背后隐藏的另类戒律,揭示康德说谎杀人背后隐藏的真正精神,以及二者之间的不同.考察了小乘戒律和康德道德主义者对菩萨杀人的批判以及菩萨戒对小乘戒律和康德道德主义者的回应.作者指出大乘菩萨戒和康德的自律进入世俗社会出现的伦理困境,
《老子》早出于春秋之末.首先根据《史记》所载相关史实可以明确老子是修道者,《老子》是其修道思想的集中表达;其次,老子及其著作代表了年代久远的中华上古修道传统;再次,老子是通过本人口述、他人记录的方式完成了《老子》五千言的创作,所以《老子》的创作可以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最后,很可能从一开始就有多个版本的《老子》并行于世,这样出土简帛中多个版本的《老子》在很大程度上就获得了合理的解释.总之,以司马迁
静观作为一个可能过于宽泛的概念,仍然有其观念史上一些较明确脉络."静观"(contemplation)与"理论"(theory)在希腊语中本是同源,但在日后的使用中逐渐分离,与"理论"不同,"静观"的含义和用法不仅从一般的观念史上看,而且在尼采与德勒兹各自的哲学文本中,都有较多歧异.笔者通过分别梳理尼采与作为法国新尼采主义者的德勒兹文本中静观的歧异用法,在一般观念史的比照下,试图为尼采与德勒兹那里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的重要哲学文献,探讨青年马克思思想的转型离不开对其的分析.本文根据EGA2相关文献学研究成果,对《提纲》研究中的一些背景性问题进行考察.从《提纲》的写作时间和原因的研究出发,分析恩格斯与马克思写作《提纲》的关联,并评析恩格斯对《提纲》的评价,以夯实《提纲》研究的基础.另外,恩格斯所说的《提纲》作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具体涵义,只有结合具体文本语境-《费尔巴哈论》
佛教讲述的世界观中,有两个非常神秘的世界和佛陀,一个是东方琉璃世界,其中有消灾延寿药师佛;一个是西方极乐世界,其中有阿弥陀佛.这两个世界和娑婆世界距离遥远,却对娑婆世界的佛教信众有着无比的吸引力;这两个佛陀虽然不在娑婆世界,但却对娑婆世界的佛教信众影响巨大.这两个世界和佛陀是怎样产生和形成的呢?从佛教教义来讲,是源于药师佛和阿弥陀佛在学佛过程中所发的大愿.下面,就从他们最初的菩提大愿,来探讨他们的
笔者2011年曾写过《人类身心的垂护使者——药师佛:兼论药师佛的现代意义》一文,其中指出:"药师佛信仰是以崇拜药师佛为特点的一种佛教特有的崇拜形式.东方药师佛旨在解决人生在世时出现的生老病之三大苦,药师佛对人间的疾病有深入洞察,为当时的人类解除痛苦带来了希望.药师佛信仰由于契合了人类生存的最基本要求、最低欲望,因此这种信仰就具有了无尽的生命力,也成为人类精神世界的永远诉求,是人们延续生命、提高生命
本文即在此背景下,先探讨台湾新“礼体服务”之服务内容,并论述其意义,再追溯古礼有关之记载,透过现代与古典之相互对照,理解中国古代丧礼安排与新兴“礼体服务”二者之关系,进而探讨此新兴“礼体服务”对于“事死如事生”的实践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属性可概括为人文理性。在今日全球化背景下,由于科学功利主义之强大影响,此人文理性传统显得尤为珍贵。因为它可以抵制科学功利主义导致的物欲横流,并被用来作为人性觉悟和提升人们内在精神境界的思想资源,也是未来社会文化健康发展的建设性希望。有学者对中国近百年来的科学与人文思潮的发展轨迹进行了总结,并指出其中基本包括两种思路:一是站在人文主义立场,从中国传统文化入手,同时吸收近现代西方文化
"水观"是关于水的运用、治理和欣赏等的哲学观念.古代哲学家论“水”的自然性不胜枚举,古代对水性的文字的概括和描述,既是写水性,也是由水性中阐发人性、政性和社会性等,寓意出深刻的人类思想,将文学与水、与哲学巧妙地融为一起,展示了人类文化的美丽和丰富,深厚和广博。尽管人类的存在离不开水,但水的存在犹如人的社会性一样,所以其中由对水的治理而喻义水的“政性”,更是“司空见惯”。当今,人类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矛
本文阐述了“水”的二重性及对“水”的两种不同态度,根据中国淡水资源的基本特点,结合不可持续发展的西方工业化道路,提出化解“水危机”应正确评估经济发展现状,明确过剩产能转移方向,树立珍惜水的社会观念,人大制订“水法”(即节约用水、反水污染法)和改变有法不依的现状,上新项目要注明企业用水量及每100m3用水最低产值标准,把季节性洪水留下来,新的产业、楼房设计应有节约、循环用水的内容,政府制订相关奖惩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