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少数民族族群意识的觉醒和高涨是一股引人注目的社会文化现象.台湾少数民族文学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是"原运"展开的一环.本文将分别讨论少
【出 处】
:
第十七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少数民族族群意识的觉醒和高涨是一股引人注目的社会文化现象.台湾少数民族文学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是"原运"展开的一环.本文将分别讨论少数民族作家的少数民族题材创作,非少数民族作家的少数民族题材创作,并分析本土文学史论对少数民族问题及相关文学创作的诠释,将其与彼时兴起的多元文化表述与本土化论述策略转型的背景结合起来加以辨析.从相关论述来看,尽管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看似经历了从疏离、对抗、互动到融合的转换过程,但对少数民族问题的反省未见得推进到适当的方向和更深的层面,少数民族作为“被绑架的主体”的基本性格并没有根本改变。多元文化的提出既有全球语境下理论旅行的因素,又有为适应此一时期台湾政治生态转型的政治考虑。文化多元论的陷阱在于它极易成为一种方便的收编“杂音”的工具。在主流强势的国族论述中,多元文化主义的作用是将其他异于主流之文化收集起来放入国族橱窗中加以展示,“这种展示性的多元文化主义是后殖民视野里的殖民主义丰年祭”。在看似开放包容的多元论述视野下,有相当强烈的国族建构欲求,看似拥抱纷繁当下,反而冻结了探询纷繁的历史现象与脉络的空间。
其他文献
本文针对察尔汗盐湖铷、铯资源的利用,改进了连续浊点法并测定了与铷铯相关的MgCl2?RbCl?H2O、MgCl2?CsClH2O和RbClCsClH2O三元体系298.15K和323.15K时的溶解度数据。根据测定
在世界华文文学领域,东南亚华文文学的文体样式大多短小、精悍,被称为"轻骑型"作品,无论是小说还是散文、诗歌,时代气息都很浓厚、生动、鲜活,语言清新明快,阅读快
近20年来,香港文学的本土性焦虑在各个文类间(也包括文学批评)同步呈现,浓烈而突出,学者与作者们一起徘徊于“城市空间和历史记忆”中,用文体的交响乐奏出了对“我城”的
农田温室气体排放与农田碳汇是现代农业生态系统过程研究的两个核心,稻麦两熟制是长江中下游地区主体的农田种植方式,因此探索稻麦两熟制下不同土壤管理方式对农田温室气体排放
20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内地、香港、台湾之间的经济差距逐步缩小,原本同文同种的两岸三地之间在文化上也拥有了更多的交流平台与空间.
近年来随着人工色素使用的日益普遍,由人工色素所引起的食品安全事件频发,柠檬黄作为一种偶氮类人工合成色素,由于其低廉的价格以及出色的染色效果,被广泛应用于食品行业当中。但由于柠檬黄的分子结构中存在偶氮基团和苯环结构,对人体健康存在一定的危害,这使得柠檬黄的使用受到诸多限制,近年来食品中违规或过量添加人工食品色素的事件时有报道。传统的柠檬黄检测方法如高效液相色谱、紫外分光光度法等由于存在仪器昂贵、样品
香港闽籍作家中,有许多诗歌追求者,他们是南来诗群中很有实力的一群。闽籍作家的诗作中虽然各有审美特点,但都有共同的审美心理。这种审美心理主导着作家的审美活动,影
大陆与台湾的新诗同源,由于政治原因、地域差异和长时间缺少沟通,自20世纪四五十年代起,诗歌创作态度与审美倾向皆有所不同.80年代以后,随着政策逐步放开,地区间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