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绿光双波长InGaN/GaN多量子阱光致发光的特性研究

来源 :中国物理学会2016年秋季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yx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调节In 组分,可使InGaN 合金的的发光波长覆盖紫外至红外的整个光谱范围,是制作高亮度发光二极管(LED)和连续激光二极管(LD)的重要半导体材料1.然而,In 组分的变化会使InGaN层出现势起伏并对样品的生长质量产生影响.为了研究In 组分影响InGaN 发光特性的内部物理机制,本研究通过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MOCVD)方法在蓝宝石(Al2O3)衬底的(0001)面上生长了双In组分的InGaN/GaN 多量子阱结构,其中有源区包括3 个蓝光量子阱和9 个绿光量子阱.
其他文献
细胞核是是细胞内代谢、遗传和繁殖等多种生命活动的调控中心[1],尽管已经有不少商品化的细胞核荧光染料,人们仍然在寻求制备新荧光材料,用于细胞核及其相关生命活动的研究[2]。
近年来,开发新的荧光探针并将其应用于选择性检测环境和生物相关的金属离子和阴离子的研究备受关注[1]。次氯酸根(ClO-)作为ROS 中的重要成员被广泛使用,如NaClO常被用作消毒剂和漂白剂。
线粒体作为真核细胞中一类重要的细胞器,其基质内pH接近8.0,对于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发挥着关键作用[1].pH异常会导致能量代谢紊乱,且被证实与心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和雷氏症候群密切相关[2].
在本篇工作中,用硼氢化钠(NaBH4)作还原剂合成了依菲巴特作为保护配体的水溶性荧光金纳米簇(eptifibatide@Au NCs),溴化钠被用作一种极好的荧光增敏剂.与不加溴化钠合成的金纳米簇相比,其荧光强度增强了3.37倍.
次氯酸(HClO)是生物体内一种重要的活性氧(ROS)物种,在人类免疫功能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在噬菌细胞中,髓过氧化物酶-H2O2-Cl-体系产生的 HOCl 可杀死病原体。
生物体中活性物质的实时分析是人们了解生命过程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从化学工作者的角度思考生物体的成像和活性物质分析问题,我们更擅长通过设计合成具有特殊识别结构的功能分子实现对生物体的识别和分析。
我们合成了基于半花菁结构的新型有机荧光探针(XL-Cu),主要通过自身的邻羟基咪唑结构与铜离子进行动态配位来阻断分子内电子转移(Intramolecular charge-transfer,ICT),从而使探针荧光淬灭。
由于其独特的光学性质、容易实现表面功能化、良好的水溶性、生物相容性和细胞通透性,荧光碳点已成为应对生物医学领域中诸多挑战的重要工具。我们通过调节碳化过程中使用的表面钝化剂,可逐步改变碳点表面的氧化程度和电子结构,实现了碳点发射波长从蓝光(450 nm)到绿光(490 nm)再到橙光(590 nm)的精细调节[1]。
采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方法在Si 基底上制备BN 纳米薄膜,研究了不同生长参数对BN 纳米薄膜形貌及性能的影响。并对BN 纳米薄膜退火前后进行了红外、拉曼及HRTEM 微结构表征及场发射性能测试分析。
通过水热腐蚀技术制备硅纳米孔柱阵列(Si-NPA),其表面形成微米尺寸的多孔硅柱规则阵列。因其表面活性和统一的形貌,可以以Si-NPA 为基底,在其上复合其它不同的纳米材料,从而制备出一些具有优良性能的新材料。但是沉积溶液不总是中性的,当沉积环境为碱性时,要探究碱性环境对Si-NPA 的影响,实现对基底的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