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骨节病患者软骨蛋白聚糖代谢的改变

来源 :第二届世界华人临床生化和检验医学大会暨第六届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g25408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骨节病(Kashin-Beck Disease,KBD)是一种慢性、变形性、地方性骨关节病,病因尚不清楚.大骨节病最主要的病理变化是关节软骨的变性坏死<[1]>.国内外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he-matoid Arthritis,RA)、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等关节疾病的研究认为蛋白聚糖聚合能力降低、降解增加,软骨基质丢失是软骨变性坏死的首发事件<[2]>.因此骨关节疾病软骨蛋白聚糖代谢的研究可以作为KBD研究的借鉴,从新的角度探讨KBD发病机制.
其他文献
在本研究中,我们使用Clontech公司的Atlas cDNA Array膜(基因芯片的一种)研究本实验室研制的抗高原低氧药物复方党参的作用机制,获得了模拟高原低氧条件下大鼠脑神经细胞凋亡的基因表达谱,并将自组织神经网络算法应用于基因表达谱的分析.
胜线粒体是细胞核外的遗传装置,是细胞中除核以外唯一含有DNA的细胞器.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为双链环状分子,除D环(displacement loop)以外,相邻基因排列紧密,几乎不含内含子,mtDNA基因的任何异常突变都会引起细胞氧化磷酸化过程(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OXPHOS)障碍,直接影响细胞的呼吸和能量代谢,累及脑、心
肠球菌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对多种抗菌药产生耐药性,而且耐药菌株不断增加,接合转移是导致肠球菌庆大霉素等耐药基因转移、耐药性播散的重要原因,深入研究接合转移试验有助于了解肠球菌耐药性的产生机理.我们研究了不同培养基和不同转移方法对肠球菌质粒转移试验结果的影响,并对接合前后菌株的耐药性进行了分析.
卡他莫拉菌(moraxella catarrhalis,MC)为革兰阴性双球菌,原属奈瑟菌属(Neisseria catarrhalis,NC),Catlin在1970年将此菌分类为布兰汉菌属(Branhamella Catarrhalis,BC),1984年在伯杰分类细菌学手册中被列为莫拉菌属的布兰汉亚属(Subgenus Branhamella).MC是人类上呼吸道的常居菌种,为条件致病菌.该
外伤后细菌性致死性肉芽肿是我们在总结国内多位学者深入细致的观察和治疗失败后,于1996年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发现病人皮损处组织细胞内有细菌而命名.当时经反复需氧及厌氧培养均未能分离出细菌,推断电镜下所见的细菌可能为严格的厌氧菌,并对2个资料较完整的病例进行了报道、对该病的诊疗提出了对策.1999年我们按照过去的推断及拟定的诊断方案.终于成功地分离出本病的致病原——一种特殊的"厌氧菌",并依据细菌的药敏
基因转染是将目的基因导入靶细胞的方法,是研究基因功能和基因表达调控的重要手段,因此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分子生物学领域.但转染成功与否及转染效率的高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多种功能相关基因的共转染,更加困难.我们的相关研究业已表明:人肠上皮细胞株(HIC)不表达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LPS)相关受体-CD14、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4,TlR4
随着新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包括第三、四代头孢菌素、单环β-内酰胺类、碳青霉烯类及多种β-内酰胺类酶抑制剂应用于临床,革兰氏阴性杆菌的耐药性在临床上日益突出.研究表明,细菌由于某种机制而大量由染色体或质粒介导的β-内酰胺酶(头孢菌素酶、青霉素酶、碳青酶烯酶)等,可使抗生素失活.阿AmpC酶是革兰氏阴性杆菌所产生的头孢菌素酶,产AmpC酶的细菌常见于肠杆菌属、枸橼酸杆菌属、摩根菌属、粘质沙雷菌等,Am
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属肠杆菌科,克雷伯菌属,含3个亚种,肺炎亚种(klebsiella pneumoniae subp.pneu-moniae)、臭鼻亚种(klebsiella pneumoniae subp.ozaenae)、鼻硬结亚种(klebsiella pneumoniae subp.rhinoscleromatis).该种细菌是医院和社区感染的重要病
近年来由粘质沙雷菌引发的医院感染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而对粘质沙雷菌的耐药表型与基因关系知之甚少,因此我们对心外科ICU病房5位术后不明原因发热的患者血液中分离的5株粘质沙雷菌用RAPD技术进行基因多态性分析.
白色念珠菌是在人体口腔、咽喉、肠道、阴道粘膜寄生的正常菌,也是重要的条件致病菌,在免疫功能明显下降(如器官移植、糖尿病、恶性肿瘤、血液病、严重营养不良等)时,该菌可引起严重的全身侵袭性感染.随着皮质类固醇、免疫抑制剂和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念珠菌感染呈现不断上升趋势,在免疫抑制患者中感染率列居第一位.虽然目前认为单次血培养中分离出白色念珠菌即可明确侵袭性感染的诊断,但血培养方法的敏感性低,在美国,经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