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华北东部地区中生代以来经历了印支运动、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三次主要的构造运动,在区域上分别形成了印支末期、燕山末期和喜马拉雅中后期三个重要的不整合面,为华北地区东高西低—全区夷平—西高东低的地形倒转过程的重要界面,分别代表了地形演化的起始、转型和倒转三个关键时期。(1)起始时期:华北地区经历了海西运动,大部分地区缺失了志留系和泥盆系,中石炭世末期,接受广泛了陆表海沉积,沉积了上石炭统的碳酸盐岩地层和二叠系陆相碎屑岩地层,地形高差很小。早中三叠世,华北地区在继承了晚古生代古地貌的基础上继续接受沉积,形成了大型的华北内陆盆地。中三叠世末期的印支运动使得华北地区东部整体抬升,晚三叠世工的华北盆地退缩到太行山以西地区,东部暴露出水面,遭受剥蚀,因此,晚三叠世是华北地区地形从平衡到"东升西降"的开始时期。主要表现为:一方面,沉积盆地沉积范围较早、中三叠世发生了缩小。另一方面,古气候由早、中三叠世炎热、干旱气候逐渐转变为中三叠世晚期到晚三叠世的湿热气候。华北地区晚三叠世的盆地原型应该是叠覆在早、中三叠世盆地上的继承性坳陷盆地。随着扬子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对华北板块作用的继续增强,侏罗纪和早白垩世时期,造山带继续增高,至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时期,华北东部地区的造山带高度达到了极致,形成了可以和阿尔卑斯山系相媲美的、壮观的燕山期高原。华北东部地区盆地的发育主要以隆起高原之上的山间盆地为主。(2)转型时期:白垩纪时期是全球构造转换的重要阶段。印支期造山运动后,华北东部地区底部的岩石圈根也不断加厚,由于地壳均衡作用的影响,造山带不断增高,晚白垩世,巨大的岩石圈根遭受各种侵蚀作用发生了拆沉作用,华北地区发生整体抬升,全区整体遭受剥蚀,东部巨大的造山带坍塌,华北东西部地势差异性减小,华北内部大部分地区为局部性的截凸填凹沉积,边界部位局部遭受剥蚀为该时期一些小型断陷盆地的形成提供了物源,济阳坳陷东南部的胶莱盆地沉积了厚层的上白垩统,除了华南地区一系列晚白垩世的断陷红盆外,苏皖及邻区出现周口盆地、苏北盆地、滁河-全椒盆地、无为-望江盆地、南陵-宣广盆地和句容盆地等晚白垩世盆地,沉积物源来自于华北东部地区。华北地区的这次整体抬升,使得前期东高西低的古地形不复存在,而是整体上地形夷平的过程,为今后的地形倒转奠定了基础。此后,东部地区在中生代盆地基础上发生裂陷-断陷作用,发育了多个断陷盆地,西部地区整体抬升遭受剥蚀,两者逐渐趋于平衡,因此,该时期东部造山带的坍塌是华北地区东、西部地形倒转的关键转型时期。(3)倒转时期:中新世晚期,东部地区断陷作用减弱,进入断坳转换期。华北东部地区该时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地层沉积是一个对前期断陷盆地截凸填凹,总体披覆的过程。②沉积中心逐渐向东向北偏移,反映出东北部地形逐渐变低的过程。同西部黄土高原的形成相对应,为中国地形倒转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