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热辅助溶胶—凝胶法制备分级拟薄水铝石/PVA薄膜及其Cr(VI)吸附性能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ther_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Cr(VI)能导致皮肤过敏、遗传性基因缺陷和致癌等严重问题,对水体和环境安全造成了威胁。吸附是处理含Cr(VI)废水的常用方法之一,寻求高效廉价的多孔吸附材料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如果将分级多孔材料做成薄膜结构,其吸附污染物后的分离效率将大大提高[1]。本文在调节偏铝酸钠溶液p H获取氢氧化铝溶胶的基础上[2],以高分子聚合物聚乙烯醇(PVA)为成膜剂[3],结合水浴、水热和焙烧等过程,制得拟薄水铝石/PVA复合薄膜,并对比研究了是否添加PVA和是否水热处理对产物Cr(VI)静态吸附动力学和循环吸附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加入PVA可以有效地促进拟薄水铝石溶胶的成膜,并且所制备的膜样品表面完整,无明显缺陷,而不添加PVA只能得到粉体样品;加入PVA后水热辅助溶胶—凝胶法制备的分级拟薄水铝石/PVA薄膜对Cr(VI)具有优异的吸附性能,Cr(VI)溶液的初始浓度为20 m L/g时在4h内即达到吸附平衡,平衡吸附率达82.3%,循环两次后的平衡吸附率分别为76.4%和73.9%。相比之下,加入PVA后直接水浴加热处理得到分级拟薄水铝石/PVA薄膜的吸附性能较差,需要8h才能达到吸附平衡,平衡吸附率为74.7%;不加PVA时无法成膜,直接水浴加热处理得到的产物为拟薄水铝石粉体,吸附8h时对Cr(VI)溶液的吸附率仅为40.3%。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公路建设项目也在不断地增加,而在科技高度发展的当下,利用公路工程机械是公路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个要点。但在公路工程机械设备不断投入到运用的过程中,机械
实际运行的电力变压器绕组无抽头引出线,无法直接测量其冲击电压分布。采用电气特性相似并带抽头的变压器缩比模型代替原模型进行绕组冲击电压分布研究具有重要的工程实用价
<正>近几年,随着全球范围内的气温转暖,环境污染的加剧以及政治经济环境的不稳定,在欧洲,人们重新开启了发现自然、回归自然之旅。比如在德国,这一趋势表现为天然护肤品接近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