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利用3.0T高分辨磁共振(HR-MRI)评估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短期药物治疗变化,探讨高分辨磁共振在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治疗随访中的作用.方法:连续性纳入上海长海医院神经内科及神经外科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住院诊断为颅内动脉粥样硬化并行大脑中动脉或基底动脉高分辨磁共振管壁成像检查患者,高分辨磁共振成像扫描序列包括T2WI、T1WI、T1WI增强,同时行常规头颅T
【机 构】
: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影像医学科
【出 处】
:
中华放射学学术大会2016、中华医学会第23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暨中华医学会第24次全国影像技术学术大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利用3.0T高分辨磁共振(HR-MRI)评估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短期药物治疗变化,探讨高分辨磁共振在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治疗随访中的作用.方法:连续性纳入上海长海医院神经内科及神经外科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住院诊断为颅内动脉粥样硬化并行大脑中动脉或基底动脉高分辨磁共振管壁成像检查患者,高分辨磁共振成像扫描序列包括T2WI、T1WI、T1WI增强,同时行常规头颅T2WI、DWI扫描,经过双联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及强化降脂治疗3-6月后进行高分辨磁共振随访复查.将随访前后的图像进行对比分析,主要评价肇事血管管腔狭窄率、斑块体积及斑块强化率变化.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0例患者,其中大脑中动脉狭窄21例,基底动脉狭窄9例.随访期间2例患者(6.7%)(均为大脑中动脉狭窄)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28例患者临床卒中相关症状稳定或症状好转.随访前后肇事血管管腔狭窄率分别为(69.27±22.52)%和(64.73±23.96)%、斑块体积分别为(90.02±57.61)mm3和(87.70±60.23)mm3,斑块治疗前后管腔狭窄率、斑块体积均有下降,但无统计学差异(t值分别为1.80、1.18,P>0.05);斑块强化率在治疗后(21.73±43.77)%比治疗前(76.15±67.67)%有显著下降(t值为3.29,P=0.003).结论:高分辨磁共振可作为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消退重要评估方法,斑块强化率在短期药物治疗后有显著下降,双联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及强化降脂治疗可使斑块趋于稳定.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通过手术方法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75例病例进行分析.本组男35例,女40例;年龄19~67岁,平均38.5岁;左侧33例,右侧42例.
目的:探讨早期狭窄性腱鞘炎的治疗与护理。方法:对50例早期狭窄性腱鞘炎患者采用及时手术治疗。结果:经过10~20 d的治疗及护理,90%以上的患者痊愈,其余的患者症状也得到了缓解。结论:早期诊断及时治疗与护理,使治疗早期狭窄性腱鞘炎的关键。。
目的:为重建脊柱的稳定性,经后路复位椎弓根置钉内固定是临床上常用的术式之一。影响椎弓根置钉内固定临床效果的因素有进钉点位置、进钉角度及进钉深度。生物力学实验也证实合适的螺钉置入深度对重建脊柱稳定性十分必要。本文探讨徒手胸腰段椎弓根置钉的安全、可靠的方法,为椎弓根置钉技术提供一种客观的参考指标。
目的:探讨顺打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适应症及疗效方法:对自2008和2014之间18例股骨远端骨折(5例开放,13例闭合性骨折)接受顺打髓内钉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骨折分型为32型A2(N=2),A3(n=5),B2(n=4),C3(n=3),和A2型33(n=4)。
目的 探讨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评估各类慢性伤口,提高管理和工作效率。方法 通过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移动通讯技术在治疗护理慢性伤口时进行数据采集并自动分析、分类储存。结果 建立了慢性伤口数字资料管理系统和图像自动分析软件。
目的 探讨骨盆骨折患者诊治的护理体会,总结其成功的因素。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5年7月期间的193例骨盆骨折患者,密切观察其病情,做好心理护理,采用合理有效的牵引和合适的体位,指导其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目的。
目的 介绍胫骨平台骨折手术失败二次翻修手术的体会及注意事项。方法 患者男性,42岁,车祸致右胫骨平台骨折SchatzkerⅥ型(AO,C3),右股骨外髁及右髌骨骨折。于他院行手术治疗。术后右膝关节外翻15°畸形,右膝关节屈曲受限,屈曲约20°。
目的 分析横纹肌肉瘤(RMS)的CT和MRI表现, 探讨其影像学表现与病理亚型的相关性.方法 结合病理结果,回顾性分析22例有CT及MRI完整资料的RMS患者,观察肿瘤的位置、大小、数目、范围、CT密度、MR信号、钙化、出血、骨质破坏、转移及增强表现等,并比较胚胎型RMS(eRMS)和非eRMS的影像学表现差异.结果 22例RMS患者中,发生在头颈部占45.5%(10/22),18岁以下占54.5
目的:本研究采用双能CT(DECT)扫描,应用双能量物质分离技术测量腰椎椎体骨钙相关CT值及骨髓相关CT值;同时对照单能量QCT测量椎体骨密度(BMD),评价DECT在骨密度测量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6名志愿者采用DECT检查,受试者采取仰卧位并将QCT校准体模板置于受检者腰部下方,同时扫描受检者及体模.通过双能量分析软件获得钙值图,测量骨钙相关CT值及骨髓相关CT值;同时应用QCT软件测量BMD
目的:探究128层螺旋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小肝癌的影像学特点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采用128层螺旋CT三期扫描检查且经病理证实的小肝癌患者共77例,探讨128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检查的诊断价值.结果:经检测,共检出癌结节81个,结节直径介于0.9~3cm;平扫多为低密度灶诊断率为51.85%,动脉期以高密度灶为主诊断率为97.53%,门静脉期多数为低密度少部分为稍高或等密度诊断率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