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选取2008~2013年登陆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利用WWLLN闪电定位资料、热带气旋路径和强度资料、FY-2C卫星资料、LIS闪电探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和地面气象雷达资料,对台风闪电的时空分布和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特别是对不同路径台风在登陆前后,闪电活动的变化特征和差异做统计研究。结果表明,2008~ 2013年登陆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中,中心区域的平均闪电密度较大,外雨带的平均闪电频数最多。强台风以上级别的台风中,中心区域闪电密度高于台风,外雨带的闪电频数低于台风,且强台风外雨带闪电的径向分布更为均匀。从登陆前后的平均闪电频数变化来看,西移路径台风中平均闪电频数整体减幅比增幅大,西北路径台风中整体减幅比增幅小。两种路径台风的中心区域闪电频数均减少,但内外雨带中闪电的径向变化有所差异。台湾岛地形可造成台风登陆后140~ 240 km范围内闪电活动的明显增加,我国东南沿海地形可造成台风登陆后200~ 400 km范围内闪电活动的增加,并且登陆大陆引起的闪电数量增加更多。在莫拉克的TD、TS和STS阶段,对流系统总体发展较高,闪电发生于TBB低值区(TBB≤210 K)。在台风阶段,中心区域开始出现少量闪电,发生闪电的TBB有所升高。闪电发生位置与中层平均相对湿度(60%~80%)有关。莫拉克登陆福建过程中闪电数量比首次登陆台湾时少。两次登陆过程中,6km高度上,面积较大的回波后侧或外侧观测到闪电发生,回波形成初期闪电数量较少,在面积和强度较稳定的时期闪电数量增加,并且闪电数量与回波的最大顶高正相关。闪电的发生受到台风自身垂直运动和地形抬升的共同影响,500hPa上气旋性风场流入垂直上升区后部的陆地观测到闪电密集区出现,而且垂直中心的位置与强度对闪电分布的位置与数量有明显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