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本土教育体系 探索非遗传承模式——以玉溪师院传习馆为例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fyou5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中国56个民族创造出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但是在当下,面对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少数民族艺术正在面临巨大的危机。因此,如何保护民族艺术资源,弘扬传统文化精髓,这既涉及到少数民族文化未来的生存和发展的问题,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构筑和谐社会的关键。由此,作为地方经济发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重要载体的区域性大学,应该充分利用区位丰富的
其他文献
2012年3月,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一分厂,数控龙门铣机床前,一位身穿蓝色工作服、头戴黄色安全帽的中年工人吸引了参观者的注意。正在这里考察的日本三菱重工高砂制作所副所长中村克也走上前去,充满敬意地对这位中年人竖起大拇指。  这位受到外国专家称赞的技术工人,就是洪爱军。这次,他在代表核电领域最高水平、世界首台AP1000三代125万千瓦等级核电汽轮机专用的低压缸轴承加工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期刊
采用直播和穴盘2种播种方式,研究了南酸枣种子的发芽能力和幼苗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采用穴盘法播种的种子最终发芽率为88%,直播法种子的最终发芽率为75%,前者显著高于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