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生经》中动词"来"的双音词化

来源 :学行堂语言文字论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ror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从共时和历时角度考察西晋竺法护译《生经》中所有"来"字的句法结构和语法功能,以此作为管窥中古汉语词汇系统双音化的一个基点.通过对《生经》中"来"字的定量、定性研究,笔者发现"来"字在西晋时期是很活跃的目的动词或趋向动词.除了固定短语以外,动补结构和兼语结构中的"来"为趋向动词,其他结构中的"来"为目的动词.《生经》中"来"字共出现了241次,其中在"如来"专名中出现了45次."来"字的句法结构主要表现为与位移V或行为V搭配构成固定短语、定中结构、状中结构、连动结构、兼语结构和动补结构等,还可以后接少量使动结构."来"字后面通常不直接接体词性宾语."来"字的语法功能主要表现为在句中充当谓语或补语.动词"来"逐步与单个行为动词或位移动词组成双音节形式的复合词,显示了汉语发展过程中单音节词向双音节词不断发展演变的趋势和汉语注重偶数节拍的规律."来"字如果作为复合词中的后置语素,应读轻声,是虚化了的"来".
其他文献
柔性路面上加铺了级配磨耗层,有许多的优越性,无论对减少路面的磨损,保持平整,防止松散,减少轮胎的磨损等等,都起了很大的作用。江苏省交通厅松江养路段在1955年起至1956年
"走"是古代汉语及现代汉语常用词之一,文章通过对《生经》及《三国志》两部文献中"走"字的描写和解释,从功能和形式上进一步了解并反映两晋时期"走"在人体驱走类活动中的面貌
本文以西晋竺法护所译《生经》为例,结合文义进行断句标点后,采用通行的疑问句定义和分类方法进行考察,发现疑问句内部各小类具有不同的识别难度,进而提出了区分典型疑问句和
会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浙江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适于山茶科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因此是山茶花原始分布区之一,种质资源很丰富。至今在瑞安县还保存着树高11米多、胸径31厘米、树龄1200余
一、概况真空脱水工艺在本世纪二十年代初就已开始应用,但在以后的几十年中,由于在技术上存在一些难题而阻碍了该项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一直到七十年代初,由于瑞典研制出了轻
横向拖拉法是营业线上更换小跨度单线钢梁的常用方法,但应用该法更换较大跨度的双线钢梁尚属少见。京津间北运河桥是7孔跨度31.7米双线半穿式桁梁,由我处天津桥隧大修队用该
香菇病毒核酸和大多数其它食用真菌病毒核酸一样主要为双链 RNA(dsRNA)。对香菇菌丝样品进行病毒核酸电泳,结果表明感病香菇会呈现一条或多条特征带,而正常香菇不表现任何谱
期刊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是21世纪中国最有潜力的经济带———京九铁路,它是中国铁路建设史上规模最大、投资最高、一次性建成干线最长的一项宏伟工程。它以北京西客站为起点,跨越九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