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在新经济地理学的框架下讨论了金融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其通过知识溢出效应影响其自身创造成本从而影响其在空间上的成长,空间上的成长差异影响其在空间上的分布,进而讨论金融资源的这种区域成长差异及其导致的区域分布差异给区域经济增长带来的影响以及对区域间收入差异和福利差异的影响.
【机 构】
:
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四川成都61004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新经济地理学的框架下讨论了金融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其通过知识溢出效应影响其自身创造成本从而影响其在空间上的成长,空间上的成长差异影响其在空间上的分布,进而讨论金融资源的这种区域成长差异及其导致的区域分布差异给区域经济增长带来的影响以及对区域间收入差异和福利差异的影响.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我国外商直接投资流入呈现出快速增长趋势.本文从新经济地理视角研究了中国FDI净流入的根源,研究结果表明在初始经济封闭的大国,随着消费品替代弹性降低、工业产品的支出比重增加以及贸易自由度的增加,该国将会成为资本净流入国.中国1987-2009年经验数据进一步验证了FDI的净流入与中国工业化程度以及经济全球化程度是正相关的.此外,FDI和贸易是一种互补的关系而非新古典贸易理论所认为
本文首先从静态和动态角度分析我国各省文化产业集聚在时间和空间的区域差异现状、以及区域差异的发展变化;然后,基于空间经济学基本理论,提出文化产业集聚度区域差异形成原因的四个假设,并使用中国大陆2001~2010年10年31个省级行政区域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面板模型分析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贸易自由度、知识溢出、文化产品市场需求、资本充裕的差异均可解释文化产业集聚度在不同省域之间的差异成因.空间
中国传统的来自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已经被逐步耗尽,加之发达国家经济的持续衰退引致的需求萎靡,迫使中国加工贸易企业改变传统基于要素禀赋的出口导向型战略."扩大内需"战略是解决当前复杂经济问题的一把金钥匙.文章提出,我国在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时,不能只将视线局限于需求方,否则会陷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思想教条.提振有效供给才是内需扩大的根本.有效供给的提高需要垄断竞争企业生产更多差异化产品来提高产品
本文首先基于博弈论分析认为知识溢出基础设施存在极化效应,一旦突破了某个临界值,当且仅当落后区域或边缘区域工业品支出份额足够大时,便可以逆转交通基础设施所产生的极化效应而使其产生扩散效应.其次本文通过建立基础设施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京津冀三地相对承载力与绝对承载力,得出北京绝对承载力在三地中最高,相对承载力最低,并通过以北京供排水工程近年来的现状及问题等印证了结论.综合以上分析,给出引导教育、医疗资源
本文基于C-P模型,从城市和乡村关系角度探索城乡差距在城市化过程中的变化规律,以寻求城市化过程中引起这种差距的城市和乡村及其联系的各种要素,从而将城市和农村看作一个体系来解决城乡差距问题.
传统制造业的产业集群升级是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转型升级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认为,相较于单纯的产业转移和"腾笼换鸟",加快产业链区域分工形成、推动产业空间结构调整或许是更为有效的方法,为此构建了一个通过产业链诸环节空间重组和离散化分布促进集群转型升级的一般逻辑框架,并结合浙江省桐乡皮鞋产业集群案例,分析了产业链空间离散化分布的路径、路径识别和动力机制,发现产业链的空间重组具有成本节约效应、产出品增值
区域空间整合就是对空间结构要素的规模等级、分布状态及组合形式进行优化调整的动态过程.港口地区地方空间结构要素包括港口(群)、港口地区城市(群)、港口腹地、开发区、通道等内容.港口地区空间整合涉及港口地区空间结构各自要素的整合,以及要素间整合的内容.通过港口地区空间整合可以促使要素在港口地区空间优化配置,实现港口、港口地区城市、开发区、通道、腹地等互动协调发展,最终实现港口群合理分工布局、港城互动、
近年来,随着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以加快相邻区域内资金、信息、物资、人才等要素资源的无障碍流动与零交易成本为目的的"同城化效应"研究日益成为各领域研究的热点."与沪杭同城"战略是嘉兴"十二五"发展的首位战略,文章分析了嘉兴实施"与沪杭同城"战略的成效,探讨了随着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加速推进,三城市经济发展竞争的压力进一步增大的背景下,实施"与沪杭同城"战略面临诸多的困难和问题,并相应提出了
鉴于区域城市化的空间关联性,本文利用探索性空间统计方法测度中国城市化空间格局及其演进特征.结果表明:四大区域及省份之间的城市化水平差距不断缩小,呈趋同态势;省域城市化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空间聚集趋势不断加强;城市化水平空间上的高-高集聚主要分布于东部和东北地区,低-低集聚主要分布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呈高-低和低-高空间离散特征的省份较少;城市化形成以东北、京津和长三角地区为核心的三个扩散型区域,而
产业采取链式化转移与承接,取代掏空式转移,是实现现阶段空间合作的一种可行模式.其具体表现是:以价值链为基础,按照纵向、横向价值链或不同地点,拆分产品各个价值段,实现产业转移与承接.以供应链为基础,先进企业加强控制技术要求高、获利能力强的关键供应环节,同时把不含核心技术的其他供应环节转移出去,让相对落后的企业承接.以生产链为基础,按照生产链纵向环节、横向联系和指向性要求,实现产业的转移与承接,由于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