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疑难问题探析

来源 :中国法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stor025castor0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保护劳动安全,保护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1997年修订的刑法增加了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刑法第135条规定:“工厂、矿山、林场、建筑企业或者其他企业、事业单位的劳动安全设施不符合国家规定,经有关部门或者单位职工提出后,对事故隐患仍不采取措施,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但刑法的这一规定在实践中遇到了一些问题:首先,刑法规定的犯罪主体范围较窄,只限于企业、事业单位,现实中大量存在且经常发生安全事故的个体经营者、无照生产经营者等没有包括在内;其次,将“单位劳动安全设施不符合国家规定,经有关部门或者单位职工提出后,对事故隐患仍不采取措施”作为构成犯罪的条件,既存在转嫁法律责任的可能,又存在难以证明的弊端;再次,有些生产经营单位不仅劳动安全设施有问题,而且连最基本的劳动安全条件都不具备,而劳动安全条件又很难归入“劳动安全设施”,因而无法追究其刑事责任;最后,条文虽然规定追究“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但是由于范嗣不明确,实践中在直接责任人员的认定上常出现分歧。本文仅就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中的疑难问题进行探析。
其他文献
本文收集55例下肢神经损伤的资料,通过对神经损伤的致伤方式和临床表现及愈后的分析,探讨神经损伤法医学鉴定的时间和依据,并提出结合肌电图进行评定的方法.
本文作者在临床法医学鉴定中曾遇到一例因轻微外伤,闭合性损伤而终导致化脓性脊髓炎的案例.文章结合案例,分析炎症形成原因,损伤与疾病的关系以及损伤程度鉴定等.
作者在对294例外伤性鼓膜穿孔损伤程度鉴定总结的基础上,通过对鼓膜穿孔造作伤的上升态势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观点,以供参考。
本文由一起司法鉴定案例出发,分析了胎儿宫内死亡与外伤的关系的法医学鉴定的标准同行,给出了鉴定结果,分析了做出该结果的理由。
本文介绍了罕见外伤后交通意外死亡一例的案例资料,通过法医学鉴定,对案件性质进行判定,最终破案。准确地判定案件性质,是法医现场勘查和检案工作的重要任务。通过本例法医学鉴定,进一步说明法医工作的责任重大,来不得半点马虎。在任何检案中,尸检都应认真负责,全面仔细。特别是损伤的形态特点至关重要,有时对损伤形态特点判断失误,就会导致案件定性错误。现场勘查也必须认真、仔细、全面,并仔细寻找和提取相关物证,特别
本文对“7·30”杀人案的案情进行回顾,痕迹技术人员在现场地面上发现了镰刀背部的触压痕迹并根据现场足迹判断出犯罪嫌疑人年龄不大。法医根据死者损伤的形态特征,对死因进行判断,在现场勘验的基础上,结合调查情况,对现场进行分析,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刻画。
血迹是命案现场上最常见的痕迹物证之一,是人体伤亡过程中的产物,它能客观地反映出案件(事件)发生的全过程,描述相关人员的心理活动。现场血迹表现出“三个广泛”,即现场血迹广泛存在于人身伤亡的案件(事件)中,广泛分布于现场上,广泛应用于现场勘查与分析案件(事件)发生的过程中。其特点是形成的客观性、存在的稳定性、分布的广泛性、构成的复杂性、利用的实效性。因此,对血迹的勘查与分析是现场勘查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
本文介绍了一起命案的简要案情、尸体检验与现场勘查的情况,法医通过对死者死亡原因、致伤工具及现场血迹形成顺序的分析,进行犯罪嫌疑人刻画及现场重现。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司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在司法实践中,由于具体案件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在引用刑法条文过程中易于产生不同的认识和理解,出现一些争议问题。本文浅谈了交通肇事罪中存在的疑难问题。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5条第2款规定:“交通肇事后,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乘车人指使肇事者逃逸,致使被害人得不到及时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这一确立交通肇事罪的共犯的规定,引起了广泛的争议。 本文对交通肇事罪共犯规定进行思考,以共同过失犯罪理论为视角进行了探讨。犯罪行为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就教唆者指使肇事人逃逸的共犯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