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描述维持性血透患者透后疲乏现状,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后疲乏的相关影响因素,从而为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疲乏状况及干预措施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2017年第三季度在上海市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121例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实验室检查资料、FAI疲乏评定量表、国际体力活动调查表和改良定量主观整体评估(MQSGA)进行资料收集和数据分析。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疲乏者59人,占48.76%;其中一般和中度疲乏者各24人占比为19.83%,重度疲乏者11人占比9.09%。具体见表5。FAI1平均得分为3.73±1.67,FAI2平均得分为3.92±1.71,FAI3平均得分为3.87±2.23,FAI4因子平均得分为5.83±1.48。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力活动得分以中高强度活动者占比最高为71.9%,其中疲乏发生率为42.52%;低强度活动者占28.1%,其中疲乏发生率为64.7%。MQSGA的测评结果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均未显示与疲乏有关。血透患者疲乏影响因素的Logistics回归分析,将性别、透析龄、透析中低血压事件、营养状况、体力活动量等5个作为自变量,将FAI1因子作为因变量,得出体力活动量(p=0.021<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即体力活动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后疲乏的危险因素,表明低体力活动患者的疲乏发生率显著高于中高体力活动的患者。结论:MHD患者疲乏发生率高,中重度疲乏占多数,49.59%的MHD患者在透析后至少需要2小时或更长的时间完全恢复体力。MHD患者透后疲乏感呈现男性对血透室特有环境的敏感性有关;透析期间体重增长的百分比越高,越容易出现透析中并发症,男性多于女性,可能导致不良心理后果。患者的低体力活动水平是患者出现透后疲乏感的独立危险因素。肾科医护人员,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运动方案,督促运动的依从性。同时取得患者家人和社会的支持,鼓励MHD患者参与轻中度活动。适量的日常体力活动能稳定病情,改善透后疲乏感,提高生活质量。